高中地理《板块运动与地貌》教学设计.docx

高中地理《板块运动与地貌》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板块运动与地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本节教材重点落实的内容是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方法是“结合实例”。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地质构造、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教材利用“希腊克里特岛上变形的岩层”和“新西兰岛上断裂错开的岩层”说明了地质构造的概念,利用图片展示了褶皱形成的地貌和断层形成的地貌。“综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褶皱、断层的判读及对地貌的影响。教材呈现了“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板块的相对运动”,以及“红海的形成与扩展”说明了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模拟,综合分析褶皱、断层的形成及对地貌的影响,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2.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合作探究褶皱、断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结合视频,合作探究板块构造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褶皱??断层??板块运动 2.教学难点 褶皱、断层与地貌 【教法学法】 1.实验法:实验模拟褶皱、断层。 2.绘图法:绘制褶皱、断层示意图,并说明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思想 导入新课 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鱼化石的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展示实验要求。 学生完成褶皱的实验 实验器具:几本课本(代表岩层) 实验步骤: (1)从两侧对课本进行挤压,观察课本的变化。 (2)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岩层,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图。 (3)结合实验、示意图,判读背斜、向斜并说明其形成的地貌。 通过实验、绘图析图,综合分析褶皱对地貌的影响,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思维拓展:背斜、向斜的判读 读图、析图,学会背斜、向斜的判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断层-地垒、地堑 1、设计演示断层的教具或试验。 2、绘制地垒、地堑示意图,并说明形成的地貌。 3、举例说明断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展示地质构造与生活的问题 完成地质构造与生活的任务。 (1)储油气水 (2)修建隧道 (3)泉水的形成 学生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关注生活,提高地理实践力。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展示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的案例,合作探究要求,播放视频。 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板块构造运动理论,说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2、试分析板块构造运动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运用初中地理知识,综合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知识架构 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提高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课堂检测 展示课堂检测习题。 学生完成检测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文档评论(0)

康复医学教案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事康复医院管理工作多年,精通医院各项管理流程、制度、医疗体系建设和发展,致力于现代成人、儿童康复,医养结合发展,可定制各类康复医学教学课件,提供专业康复医学行业发展政策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