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作业设计一.docx

初中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作业设计一.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信息 学校 序号 学科 联系电话 初中地理 教材出版 社、模块、 单元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元(章)内容及教材分析 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明显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划分依据、名称 位置和范围 四大地理区域 分界线、主导因素 中国地理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部分,教材上册讲述总论,下册讲述分区。 为使学生能顺利从总论学习过渡到分区学习,本章承上启下,内容既是对总论 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通过上册总论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对我 国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有所认识,本章第一部分“地理差异显著” 对中国地理总论的内容作总结,教材按照课标要求,选择以“秦岭-淮河”一线 作为典型代表,重点讲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第二部分“四大地理 区域”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中国地理差异和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宏观认识, 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大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 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二、单元(章)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 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 三、单元(章)作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的 地理思维能力,建立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在宏观上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 间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差异。 四、单元(章)作业设计思路 以本章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完本单元内容后, 设计了 14 个题目,继续巩固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划分和地理差异以及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掌握,其中第 11 题让学生从身边地理常识填写,有 一定的趣味性,第 12 题结合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去思考地理差异的原因,第 14 题从红军长征史料中设计地理题目,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解决生 活中的地理知识。 五、作业属性 ?单元作业 ?课前预习 ?当堂训练 作业类型 ?课时作业 □假期作业 题目类型 选择填 作业功能 ?课后复习(仅限于课后复习) 题目序号 完成时间 5 分钟 难度 易 来源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1~10 11 填空题 5 分钟 易 12 简答题 5 分钟 难 13 填空题 5 分钟 中 14 综合题 10 分钟 中 五、作业内容 一、 选择题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某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下图,完 成 1-5 题。 1.下列描述符合④区域特征的是( ) 2 A.水田连片,鱼米之乡 C.雪域高原,地广人稀 B.草原茫茫,牛羊成群 D.沟壑纵横,梯田层层 2.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 A.秦岭—淮河一线 ) B.黑河—腾冲一线 D.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C.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3.有关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④ C.“银色中国”——① 4.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湿热”的区域是( B.“金色中国”——③ D.“黄色中国”——② ) A.金色中国 B.黄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绿色中国 5. 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B.②地区的传统主食是大米饭 C.③地区的特色美酒是青稞酒 D.④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肉夹馍 )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据图完成 6-10 题。 6.我国哪条地理分界线经过图中 A 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7.图中④地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 C. 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8. 下列诗词描述的景观符合③地区的( B. 暖温带、半湿润区、两年三熟 D. 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 )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 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C. 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泾渭分明”成语源于图中的哪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月均温低于 0℃时,河流会结冰,结冰持续时间称之为结冰期。据此判 断图中正确的是( ) A.渭河、汉江均无结冰期 C.渭河、汉江均有结冰期 B.渭河无结冰期,汉江有结冰期 D.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无结冰期 设计意图:用几组简单的选择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并检测学 生能不能

文档评论(0)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