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教务处岗位招考聘用【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docx

上海电力大学教务处岗位招考聘用【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2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电力大学教务处岗位招考聘用【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5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320题)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年制定的宪法。 A: 1949 B: 1950 C: 1952 D: 1954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制定了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1975、1978、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表述适用请示结语的有_____。 A: 妥否,请批示 B: 望严格执行 C: 特提请审议 D: 以上报告,请审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XX市教育局欲申请财政支持,拟写请示公文的主送机关应为_____ A: XX市财政局 B: XX市人民政府 C: XX省人民政府 D: XX市人民政府、XX市财政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市教育局归市政府管辖,请示公文的主送机关是上一级,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不得抄送给自己的下级机关的公文是_____ A: 公告 B: 报告 C: 请示 D: 纪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 A: 新政协的召开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6年底,三大改造在大陆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因此,本题选择B。 6.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国家插手西藏事务的主张是基于主权国家的_____。 A: 独立权 B: 平等权 C: 自卫权 D: 管辖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主权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是独立权。“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所以插手西藏事务侵犯了中国的独立权。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7.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山东人的是_____。 A: 孔子 B: 鲁班 C: 韩非子 D: 孟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韩非子(约公元前281—公元前233),又称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公文的作者是指_____。 A: 审核人 B: 发文机关 C: 撰稿人 D: 签发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文的作者又称发文机关,是制发公文并对其负全责的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因素_____。 A: 市场主体  B: 市场规划 C: 宏观调控体系 D: 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故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由此而论_____。 A: 思想的交换是认识的源泉之一 B: 交往不能推动物质文明,却能推动精神文明 C: 思想交往是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 D: 语言是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A之所以为淘汰项,C之所以为应选项,是因为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实践。思想的交换(即思维交往)可以使我们获得间接经验,但间接经验是“流”(途径)而不是“源”(源泉),因为任何问接经验都是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B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D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以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才是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因,语言本身就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1****005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