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病第.pptx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部真菌病第;念珠菌病;临床表现 根据念珠菌累及部位分为浅部(粘膜、皮肤)和深部(内脏)念珠菌病。 (一)粘膜念珠菌病 1、口腔念珠菌病 最常见为鹅口疮(thrush),在 颊、齿龈、上下颚等粘膜表面出现凝乳状白色假膜,容易剥离,其下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假膜中含有大量的假菌丝和孢子,严重时粘膜潰破、坏死,影响吞咽和呼吸。 HIV感染者约80%发生鹅口疮,常为首发症状,是爱滋病的早期临床体征。;鹅口疮(thrush);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thrush);2、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育龄妇女常见,表现为 ①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水样、脓性有臭味 ②外阴瘙痒,有抓痕,表皮水肿、潮红糜烂 ③性交痛,也可无,性接触是重要传播途径 3、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包皮龟头潮红,干 燥象毛玻璃样,有许多针头大小散在的红色 丘疹,包皮内板和冠状沟有白色奶酪样膜状 物附着 。常通过性接触传播,包皮过长者 易患病。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第10页/共36页;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二)皮肤念珠菌病 1、念珠菌性间擦疹 在腹股沟皱褶、臀沟、肛周以及腋窝、乳房下部、脐窝等间擦部位皮肤潮红,有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或脓疱,继之糜烂、渗出、结痂,边缘有片状鳞屑翘起。继发于尿布皮炎、肥胖、糖尿病、长期卧床及皮肤不洁、多汗、长期搔抓、摩擦等皮损后。 经常在水中作业者指趾缝易累及,局部浸渍发白如腐皮,揭去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有渗液。戴戒指处也易发病。;念珠菌性间擦疹;念珠菌性间擦疹;2、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真菌病 甲沟红肿,触之发硬,甲上皮消失,重者甲周见暗红色堤状隆起,压痛,引起甲床炎。念珠菌从甲床向甲深部感染,使甲下角质增殖和甲混浊,表面有横嵴和沟纹,高低不平,即为甲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甲沟炎;3、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常有内分泌异常如甲状旁腺或肾上腺功能低下、免疫缺陷等。 ①婴幼儿发病 ②慢性、复发性皮肤、甲、粘膜念珠菌感染。常累及头皮、颜面、四肢,特别是手掌、足跖部。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隆起性脱???,可见皮角样或疣赘样增生或念珠菌性肉芽肿。口腔、阴道、龟头可见白膜,对治疗有抵抗。 ③一般不侵犯实质赃器。;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CMCC);4、念珠菌性肉芽肿 为念珠菌感染真皮、皮下等深部组织,可由局限性表浅性念珠菌病向深部发展形成脓肿、肉芽肿。表现为丘疹、结节、脓疱、脓肿,部分潰破形成潰疡及肉芽肿。 (三)内脏念珠菌病 最常见为肠道及肺念珠菌病。前者引起腹泻、水样或斗腐渣样便,泡沫较多;后者表现为支气管炎,咳粘稠胶样痰,可发展为肺炎。此外还可感染食管、泌尿道、脑、心脏等器官,严重可致念珠菌敗血症乃至死亡。;第21页/共36页;第22页/共36页;诊断及鉴别诊断 1、念珠菌为常驻菌,故标本中查到孢子不能确诊,必须在镜下见到寄生状态的假菌丝,或大量的胞子、菌丝及假菌丝,并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诊。 2、若分离菌来自血液、其他体液或密闭部位、大结节性皮损,可确诊。 3、必要时可作组织病理检查 抗原测定、基因诊断检测等有助于诊断。; 见沿假菌丝呈葡萄串样排列的芽生孢子;治疗 1、局部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制霉菌素(10万U/ml)或 二性霉素B(0.1g/ml)含漱,每日数次。 皮肤念珠菌病:咪唑类霜剂,1-2次/日。 阴道念珠菌病:外用制霉菌素栓两周或咪唑类栓一周,性伴应同时治疗。 念珠菌性间擦疹:外用酮康唑洗剂及抗真菌粉剂。 ;2、全身治疗 消化道念珠菌病:制霉菌素片100万U/次,3次/日。 内脏念珠菌病:二性霉素B 0.5-1mg/(kg.d)静滴,伊曲康唑口服 0.2g/d,平均一月。 甲念珠菌病:口服伊曲康唑。 阴道念珠菌病:伊曲康唑口服 0.2g/d,连服7日,或0.4g/d,连服3日。 氟康唑单剂量口服150mg。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氟康唑50mg/日。 ;孢子丝菌病 ;双相型真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副球孢子菌、马尔尼菲青霉菌在组织内和37℃培养时表现为酵母,而在普通培养基和室温培养时表现为霉菌。双相型真菌 能引起皮肤和内脏的感染,有时预后严重,是医学真菌中最重要的一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