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课文及写作口语交际).pdf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课文及写作口语交际).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安排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 选入本单元的几篇游记所写的景物各有特点,或者雄浑壮美,或者奇绝险远,或者威严瑰奇,或者纯净自 然。写法更是各具特色:《壶口瀑布》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 刻划;《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遨游”冰塔林的经历,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置身于这些难得一见 的景物中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登勃朗峰》先以散文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之景,后以小说笔法写 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一滴水经过丽江》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江 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造、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涵蓄,颇耐咀嚼。 这几篇游记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感悟与思量。如 《壶口瀑布》 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在生命极限处 见到的景物,生命、死亡、瞬间、历史、感受、思绪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触动;《一滴水 经过丽江》描写丽江的景物与人,写活了丽江的生命和生命的丽江;《登勃朗峰》看起来只是从游赏写 到狂奔,似乎无非写景叙事而已,但所写的车王 “醉驾”狂奔、后发先至的“功劳”,与人生中的某些 不期而遇、无心插柳,多有相似之处。阅读这种文章,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丰富见闻,增 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感知景物的特点, 体味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感悟与思量,并揣摩和品味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本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要求学生在学习游记文章的基础上,能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从不同角度 描写,突出景物或者遨游场所的特点,并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口语交际 “即席讲话”则要启示学生理解即席讲话的特点、要求,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和方法。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 17.壶口瀑布 2 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 阅读 2.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味作者寄寓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2 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 19.登勃朗峰 1 悟与思量。 3.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 语句,领略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4.学习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 次、有条理。 5.能从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遨游场所 的特点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1 6.能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 7.启示学生理解和把握即席讲话的特点和要 求,帮助学生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方法和技 巧。 写作 学写游记 2 口语

文档评论(0)

牛角书生jo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