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3篇方法技巧引领必考小题练透第4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pptx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3篇方法技巧引领必考小题练透第4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分析考情·明方向;分析考情·明方向;高频考点;真题研究·悟高考;1.(2022·全国乙卷理科)设全集U={1,2,3,4,5},集合M满足?UM={1,3},则()

A.2∈M B.3∈M

C.4?M D.5?M

【解析】由题知M={2,4,5},对比选项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22·全国甲卷理科)设全集U={-2,-1,0,1,2,3},集合A={-1,2},B={x|x2-4x+3=0},则?U(A∪B)=()

A.{1,3} B.{0,3}

C.{-2,1} D.{-2,0}

【解析】由题意,B={x|x2-4x+3=0}={1,3},所以A∪B={-1,1,2,3},所以?U(A∪B)={-2,0}.故选D.;3.(2023·全国甲卷理科)“sin2α+sin2β=1”是“sinα+cosβ=0”的()

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解析】sin2α+sin2β=1,可知sinα=±cosβ,可得sinα±cosβ=0,所以“sin2α+sin2β=1”是“sinα+cosβ=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4.(2023·全国新高考Ⅰ卷)已知集合M={-2,-1,0,1,2},N={x|x2-x-6≥0},则M∩N=()

A.{-2,-1,0,1} B.{0,1,2}

C.{-2} D.{2}

【解析】先把集合N表示出来,再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即可.∵x2-x-6≥0,∴(x-3)(x+2)≥0,∴x≥3或x≤-2,N=(-∞,-2]∪[3,+∞),则M∩N={-2}.故选C.;5.(2023·全国新高考Ⅱ卷)设集合A={0,-a},B={1,a-2,2a-2},若A?B,则a=()

A.2 B.1;6.(2023·全国甲卷理科)设集合A={x|x=3k+1,k∈Z},B={x|x=3k+2,k∈Z},U为整数集,则?U(A∪B)=()

A.{x|x=3k,k∈Z}

B.{x|x=3k-1,k∈Z}

C.{x|x=3k-2,k∈Z}

D.?

【解析】∵A={x|x=3k+1,k∈Z},B={x|x=3k+2,k∈Z},∴A∪B={x|x=3k+1或x=3k+2,k∈Z},又U为整数集,∴?U(A∪B)={x|x=3k,k∈Z}.故选A.;7.(2023·全国乙卷理科)设集合U=R,集合M={x|x<1},N={x|-1<x<2},则{x|x≥2}=()

A.?U(M∪N) B.N∪?UM

C.?U(M∩N) D.M∪?UN

【解析】由题意:M∪N={x|x<2},又U=R,∴?U(M∪N)={x|x≥2}.故选A.;8.(2023·全国甲卷文科)设全集U={1,2,3,4,5},集合M={1,4},N={2,5},则N∪?UM=()

A.{2,3,5} B.{1,3,4}

C.{1,2,4,5} D.{2,3,4,5}

【解析】因为U???{1,2,3,4,5},集合M={1,4},N={2,5},所以?UM={2,3,5},则N∪?UM={2,3,5}.故选A.;解题技法;1.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

(1)数轴法:若已知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法求解.

(2)数形结合法:若已知集合是点集,用图象法求解.

(3)Venn图法: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Venn图法求解.

(4)间接法:根据选项的差异性,选取特殊元素进行验证.

【提醒】谨防“两个误区”

(1)化简集合时注意元素的特定范围(如集合中x∈N.x∈Z).

(2)在解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注意几何元素的互异性.;2.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

(1)定义法:利用定义转化为两个简单命题“若p,则q”与“若q,则p”的真假判断.

(2)集合法:转化为与p,q对应的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提醒】谨防“一个误区”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要注意区分两种表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p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