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苷提取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微波提取方法所用的提取剂较容易被微波穿透,因而微波可自由地通过提取剂,并迅速加热提取样品的内腺系和维管系中的残余水,从而在细胞内部产生热应力,使提取物料的细胞结构因为细胞内部产生的热应力而破裂,且细胞内外的温度差加快了目标产物与溶剂接触的速度,因此,料液会快速升温而沸腾,天然成分在短时间内从物料中进入溶剂中,从而缩短了提取时间。第31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2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3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关于皂苷提取技术第1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目录一、皂苷简介二、皂苷提取技术介绍第2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皂苷简介糖苷(英语:Glycoside,简称苷,曾称为配糖体或甙)是一类化合物,这类分子的其中一部分连着一个糖类部位。分子中非糖部分称作苷元(aglycon)。在生物体内扮演重要角色。皂苷(Saponin)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主要分布于陆地维管植物中,也少量存在于海星和海参等海洋生物中。许多中草药如人参、桔梗、甘草和柴胡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苷。皂苷按皂苷配基的结构分为两类:①甾族皂苷。其皂苷配基是螺甾烷的衍生物,多由27个碳原子所组成(如薯蓣皂苷)。这类皂苷多存在于百合科和薯蓣科植物中。②三萜皂苷。其皂苷配基是三萜(见萜)的衍生物,大多由30个碳原子组成。三萜皂苷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这类皂苷多存在于五加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1.概念介绍第3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甾体皂苷元第4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萜皂苷第5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人参皂苷第6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皂苷性质概述1.物性皂苷多为白色或乳白色无定形粉末,少数为晶体,味苦而辛辣,对黏膜有刺激性。皂苷一般可溶于水、甲醇和稀乙醇,易溶于热水、热甲醇及热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及苯。皂苷是很强的表面活性剂,即使高度稀释也能形成皂液。皂苷对心脏有刺激作用;又是很强的溶血剂。2.化性一类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与水混合振摇时可生成持久性的似肥皂泡沫状物。皂苷的化学结构中,由于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皂苷成为一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肥皂样泡沫。一些富含皂苷的植物提取物被用于制造乳化剂、洗洁剂和发泡剂等。第7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皂苷的提取1.常规提取法——溶剂提取2.超声波辅助提取3.树脂吸附法4.膜分离技术5.色谱法6.微波辅助提取法7.超高压辅助提取法8.超临界CO2萃取法9.泡沫分离技术第8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溶剂提取法1.1先醇浸提后除杂质先用乙醇或甲醇为溶剂浸提植物,浓缩后将提取物溶于水,滤去不溶物后于水溶液中加石油醚、苯或乙醚等亲脂性强的溶剂进行萃取,亲脂性杂质转溶于这些亲脂性溶剂中,而皂苷类物质因几乎不溶于亲脂性溶剂仍留在水相。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后的水相,再用正丁醇进一步萃取,皂苷类物质转溶于正丁醇中,而亲水性强的杂质仍留在水相。真空浓缩正丁醇溶液,即得总皂苷粗品。1.2先脱脂后醇浸提先用石油醚、乙醚等亲脂性强的溶剂处理物料,提取除去亲脂性杂质,然后再用乙醇加热提取,冷置提取液,由于大多数的皂苷类物质难溶于冷乙醇而沉淀析出。第9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震荡仪产生的超声波能产生强烈震动,高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加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出率。超声震荡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节能、节约药材、无需加热、使药材中的皂苷成分在提取完全的同时保持稳定。专利:一种三七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包括超声震荡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第10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1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应用举例】第12页,讲稿共4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树脂吸附法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中,对有机物选择性好,不受无机盐等离子和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南开大学欧来良、史作清等利用ADS-2型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三七皂苷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得到三七皂苷,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