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高三统测)历史试卷.docx

贵州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高三统测)历史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高三统测)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贵州省2024年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适应性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 2024.04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殷墟第三期墓葬中,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到第四期,中、小贵族墓葬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而高级贵族随葬品始终有成套优质铜明器。该现象说明商代晚期

A.墓葬规制遭到破坏B.社会等级发生了变化

C.宗法制度受到挑战D.贵族间贫富差距拉大

2.战国秦汉时期的村落继承聚族而居的传统,比邻而居,守望相助。但该时期一些农民开始摆脱传统村落的藩篱,另辟居处,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农民外迁

A.说明乡里制度开始动摇B.印证郡县制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血缘关系逐渐松弛D.体现庄园式劳作方式普及

3.下表反映的是北周至隋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化。

时间

北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

211

508

1124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

211

538

1011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190

903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户不满千,二郡分领”B.“罢废诸郡,以州统县”

C.“存要去闲,省并州县”D.“户口滋多,析置州县”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4.下图呈现的是辽代人口迁移路线情况。

人口迁入

A.呈双向流动的特征B.缘于海外贸易的繁荣

C.利于当地经济发展D.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5.“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B.时人眼界扩大

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D.中外交流频繁

6.1885年,贵州巡抚潘霨建议利用黔省丰富的煤铁资源建厂炼铁。1886年,贵州设立矿务总局,在青溪县盖造铁厂。到1890年,青溪铁厂“开用机炉熔矿炼铁,一如西法,每一昼夜得铁四万余斤”。这反映

A.民族工业产生效益B.地方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C.洋务运动影响内地D.实业救国思潮深入实践

7.1913年10月,京师通俗图书馆设立。1915年10月,教育部公布《通俗图书馆规程》。此后,各省竞相开办。至1916年,全国有通俗图书馆237所,公共阅报处1817处,巡回文库30处。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平民教育B.发展出版事业

C.冲击传统观念D.拓展文化场所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4.下图呈现的是辽代人口迁移路线情况。

人口迁入

A.呈双向流动的特征B.缘于海外贸易的繁荣

C.利于当地经济发展D.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5.“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B.时人眼界扩大

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D.中外交流频繁

6.1885年,贵州巡抚潘爵建议利用黔省丰富的煤铁资源建厂炼铁。1886年,贵州设立矿务总局,在青溪县盖造铁厂。到1890年,青溪铁厂“开用机炉熔矿炼铁,一如西法,每一昼夜得铁四万余斤”。这反映

A.民族工业产生效益B.地方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C.洋务运动影响内地D.实业救国思潮深入实践

7.19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