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演练(一)-语文.pdf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演练(一)-语文.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演练(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和血缘有本质的不同”错误。原文说“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

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

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可见归根结底,籍贯还是属于血缘的范畴。)

2.B(“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

虚拟空间来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错误。雄安新区未来保护乡愁的两种方式不是分别保护

物质类乡愁遗产和非物质类乡愁遗产,而是都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和非物质类乡愁遗产。)

3.A(材料二的观点是:乡土社会中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A项,吴伯雄回乡祭祖,

是血缘性地缘的体现。B项,两头婚说的是当地婚姻习俗,与血缘无关。C项,襄阳的金庸

迷们追思纪念金庸,是一种地缘性体现,与血缘无关。D项,农村外出务工、留守的情况与

乡土社会血缘性的地缘无关。)

4.①引用论证,引用儿谣“摇摇摇,摇到外婆家”,论证“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

义。②比喻论证,用“细胞分裂”比喻人口繁殖,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的分裂。③举例论

证,举自己的事例,论证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的观点。④对比论证,将乡土社会与现代都

市进行对比,论证乡土社会中血缘与地缘很难分开。(答出两种即可)

5.①材料一写了“是什么”:乡愁是离开故土的村民对过往生活的美好记忆。②又写

了“怎么办”:地方政府重视乡愁,采用各种方法来留住乡愁。③材料二写了“为什么”:

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于是产生了乡愁。

6.C(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他父亲和解,除了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

从,还有对夫爱的渴望、对完整的家的渴望。)

7.B(“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错,文中父亲和贤一郎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冲突。)

8.贤一郎亲眼见过以前父亲的荒唐,所以痛恨他;新二郎只见过现在年老体弱的父亲,

所以可怜他。

9.示例:同意。如结尾部分贤一郎的突然转变。从父权家长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

受父亲;从情感的角度,父亲的归来是贤一郎没预料到的,他恐惧、厌恶、憎恨和悲哀,这

是矛盾之处。但血缘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隔的,当多年积压的愤怒已经发泄完毕、父亲已经

忏悔,看到父亲的确需要照顾,听到母亲的哀求,知道弟弟妹妹对父爱的渴望,他不想继续

没有父亲,所以结尾出现了突然转变,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10.BGJ(“虽”表示转折关系,应在其前断开,故选B;“城郭”作下面的主语,与前句

主语意思不一样,应在其前断开,故选G;“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两句,前句为原因,

后句为结果,其间应分开,故选J。)

11.C(文中“卒”意为“突然、突发情况”,“保卒余年”的“卒”意为完成,完结。)

12.B(“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错误。原文“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

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可知,君

王应考察反省治理的问题。)

1

语文(一中)答案(第页,共3页)

13.(1)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

用就富足。

(2)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

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14.①君王注重节约用度,减轻百姓负担;②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府库的充实,预防灾害

发生;③让百姓遵从农时,致力于农业生产。

【参考译文】

材料一五谷,是百姓依赖它生活的东西,是君王用来作为给养的东西。所以百姓没有

了这个依赖,那么君王也就没有给养,百姓没有粮食,就没法供君王役使。五谷丰收,那么

各种美味就能入于君王之口,五谷歉收,那么君王就无法全部吃到。所以国家遇到饥荒,君

王临朝的衣服不改制新的,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

织的衣服,来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

现有背着孩子到井边去打水的人,(不小心)把孩子掉到井里,孩子的母亲一定会跟随

到井中把孩子救出来。如今遇到凶岁,百姓挨饿,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痛苦比孩子掉到井

里更为严重,难道可以不考察为政吗?劳作的人少,受供养的人多,就不可能有丰收的年头。

文档评论(0)

高三最新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