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小儿推拿发展概况.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小儿推拿发展概况一、萌芽阶段(秦汉——南北朝)所谓萌芽阶段是指小儿推拿疗法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刚刚显现出苗头,仅有零星散在的文字记载。而无系统完整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记载有:1.汉代《五十二病方记载了运用推拿地方法治疗婴儿“癃证”和“瘛证”。2.晋代葛洪在《肘后方》”治卒腹痛——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至,未愈更为之。”的记载。二、奠基阶段(隋唐——明初)所谓奠基阶段是指小儿推拿疗法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记载逐渐增多、为其形成体系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比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千金方》作者:孙思邈,书中有多处关于运用推拿方法防治儿科病症的记载。例如:“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及脊验。”“小儿早起虽无病,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风”等。《外台秘要》作者:王焘,书中也有部分关于小儿推拿方面的记载。例如:“治小儿重舌之症,取三屠家肉,合如指大以摩舌上,立能食便乳”。《袖珍小儿方》作者:徐用宜,成书于1413年(已佚)。《补要袖珍小儿方》作者:庄应琪,成书于1574年。该书是在《袖珍小儿方》的基础上删改补充而成。书中有多处关于小儿推拿方面的记载。如“秘传看惊掐惊口授手法决”,“穴道决,手穴经络图”,“男左女友图”等。还记载了掐、揉、按、推、擦5种手法,及龙入虎口、苍龙摆尾2种复式操作法,比以前的小儿推拿方面的记载,琪内容要全面和完善了许多。三、形成体系阶段(明末——清代)1.《小儿按摩经》(又称《保婴神术按摩经》)作者:四明陈氏,成书于1601年(该书收载于《针灸大成》一书中)。书中记载了16种小儿推拿手法(其中包括推拿八法,即:推、揉、按、摩、掐、运、搓、摇),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等20中复式操作法,40多个手部穴位。提出了推拿补泻方法,强调推有定数,不可乱推。此书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2.《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作者:龚云林,字廷贤,成书于1604年。晋代医史学家曹炳章老先生曾誉此书为推拿最善之本。此书文笔清晰,内容全面。是现存最早的以单行本形式流传于世的小儿推拿专著。3.《小儿推拿秘诀》作者:周岳甫,字于蕃,成书于1605年。书中关于手法的描述十分准确精当,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复式操作法9种,深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曾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四次再版,对后世影响极大。4.《小儿推拿广意》作者:熊应雄,成书于1676年。本书集前人经验之大成,介绍了推拿手法种,复式操作法14种。在手法的运用上,提出“推拿面部次第”,“推拿手部次第”等操作顺序。5.《幼科铁镜》作者:夏鼎,字寓铸,号卓溪。成书于1695年。本书是一本中医儿科专著,但书中大量记载了小儿推拿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推拿代药一赋更是生动、具体的将小儿推拿穴位与中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习者和应用者更便于掌握。并提出:“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既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的观点。6.《推拿三字经》作者:许谦光,成书于1887年。本书特点鲜明,有许多独到之处。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1)独穴治病。(2)老幼同治。(3)主张多推久推。(4)推拿代药汤。主要有:补脾经——为四君子汤。平肝经——逍遥散。清补心经——为天王补心丹。清肺经——为养肺救燥汤。补肾水——为六位丸。泻大肠——为承气汤。清小肠——为导赤散。清胃经——为定胃汤。四、发展阶段(近代——现在)小儿推拿疗法是有充分的科学道理的,另外近年来小儿推拿专著大量出版,关于小儿推拿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实验研究逐步深入,对其理论的探讨也日渐深化,推拿适应症范围也日益拓宽,可谓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小儿推拿疗法近年来不但在国内日受重视,而且在国际上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陆续有国外人士来中国学习小儿推拿疗法。例如在新加坡,小儿推拿疗法已经比较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