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16、17课复习.pptx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16、17课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下第三单元(16、17课)复习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明朝的灭亡

;;著作;;明代这两大建筑给你怎样的体会?;;考点3;考点3;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1.“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B.是明朝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C.是我国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典型代表D.堪称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主要是指()

A.《本草纲目》是农政科技巨著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

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文学价值高

;3.名著《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对书中的故事情节耳熟能详,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B.玄奘西行天竺取经C.郑和七次下西洋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4.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思考: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牛刀小试;1(黑龙江中考)成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A.《西游记》B.《水浒传》C.《红楼梦》D.《三国演义2.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哪部著作()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3.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鉴真B.玄奘C.郑和D.张骞

4.(成都中考改编)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填写下列表格,其中空白处应是()

A.《牡丹亭》B.《窦娥冤》C.《西厢记》D.《西游记》

;5、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

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A;11.(2019·满城区期末)“进北京后,李自成就住进了皇宫,平日里朝夕相处的战友轻易见不到他了。全军弥漫着盲目乐观、轻敌、懈怠等消极情绪。”这段文字分析的是()

A.皇宫建筑群的庞大 B.明朝军队的不堪一击

C.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D.清军大举入关的影响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