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docVIP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

[基础巩固练]

某赤铁矿形成于相对较封闭的内陆古海盆地,地质历史稳定时期。图为赤铁矿区地质构造图,P、S为矿区出露地层,赤铁矿层中盛产腕足、珊瑚、鱼类等化石。据此完成1~3题。

1.判断图中褶皱轴线(平分褶曲两翼的皱面与地面的交线)的延伸方向是(A)

A.东北西南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西向

2.推测铁矿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点为(C)

A.暖干 B.冷干

C.暖湿 D.冷湿

3.赤铁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B)

A.海底火山喷发矿物沉积

B.古大陆含铁岩石风化产物

C.外海海域铁矿物质运移

D.海洋及古大陆古生物遗骸

[解析]第1题,据题意,褶皱轴线为平分褶曲两翼的皱面与地面的交线,根据图中背斜和向斜的分布,可判断,背斜和向斜轴线呈东北—西南向延伸,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赤铁矿层盛产腕足、珊瑚、鱼类等化石,这些生物适宜在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生活,故反映了当时是湿热的古气候条件,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3题,赤铁矿形成时期地质条件稳定,A错误。赤铁矿形成于湿热气候时期,古陆发生强烈的风化作用,产生大量的铁质矿物,被流水搬运至此沉积,B正确。该赤铁矿形成于相对较封闭的内陆古海盆地,受外海海域影响小,C错误。海洋及古大陆古生物遗骸不可能形成铁矿石,D错误。故选B。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于北京时间2023年6月22日13:20在丁地测得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为89°,且日影朝向正北。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绘制出考察区域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图1)和丁地到戊地相同岩层埋藏深度图(图2)。据此完成4~6题。

4.丁地的地理坐标是(A)

A.(24°26′N,100°E) B.(22°26′N,120°E)

C.(24°26′N,110°E) D.(22°26′N,100°E)

5.丁地到戊地沿线所示构造地貌为(D)

A.背斜山 B.向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6.下列关于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发展提出的参考意见中最合理的是(C)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休憩业

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在北京时间2023年6月22日13:20测得丁地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89°。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3:20时,丁地为地方时12时,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h20min,根据公式“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h,东加西减”可计算丁地经度为100°E;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之差)”可计算丁地纬度为24°26′N。丁地地理坐标为(100°E,24°26′N),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5题,根据图1可知,丁到戊所经地区两侧高,中间低,为谷地地形。A、B错;再根据图2中各观测点同一岩层的埋藏深度可以计算出各观测点岩层的海拔高度,丁点为1300米,向右依次为1600-1700米、1600-1700米、1400米、1300米,戊点为1280米,可知该剖面上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综上所述,丁—戊剖面线为背斜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6题,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休憩产业,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正确。该区域为我国南方,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因此,不适宜在此地大力发展小麦生产,A错误。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等同时或交互进行生产,以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系统。该区域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但仅用丰富的降水,无法发展具体的立体农业,且大量耕作会破坏当地生态,这不是该区的主要发展方向,B错误。该地气候条件较为优越,环境承载力较强,可适当开发,并非需要生态移民,且生态移民不能扩大环境承载力,D项错误。故选C。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读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C)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8.甲乙两处地下水不能相互共通的影响因素是(C)

A.岩性差异 B.地势差异

C.岩浆侵入 D.断层发育

9.图中乙处山峰的成因是(B)

A.背斜成山 B.岩层差别侵蚀

C.向斜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解析]第7题,由题意可知,②③为沉积岩,③在②上,故②地质年代老,①将③断开,故形成时间晚于③,故③先出现早于①,排除A,D;同理④断开②③,年代较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