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docx

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

曾国英;金一顺

【摘要】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一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单双号法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试验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对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试验组体温恢复、气促、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以及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整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9(034)004

【总页数】3页(P528-529,552)【关键词】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麻杏石甘汤;苇茎汤;痰热郁肺型;中医药疗法【作者】曾国英;金一顺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医院内科湖南长沙410007;湖南大学医院内科湖南长沙

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吸入性肺炎(AP)属于特殊类型的肺部炎症之一,其主要指的是吸入胃内容物、口咽分泌物、食物或其它液体、固体物质导致的细菌性或化学性炎症,其作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AP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其中老年群体最易发生。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意识障碍、吞咽功能下降等会导致其发病风险增加。抗生素治疗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增加、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临床疗效,亦增加了治疗难度。临床研究发现[1],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且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良好。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3月一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3月一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单双号法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4例,患者年龄67-86岁,中位年龄72.6岁;病程16-47h,中位病程21.5h;试验组男患者35例,女患者23例,患者年龄68-87岁,中位年龄73.5岁;病程17-48h,中位病程22.6h。2组的基线资料经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对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呼吸内科诊疗常规》中吸入性肺炎的西医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辨证属于痰热郁肺证。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65-85岁之间;2)均为吸入性肺炎合并心、肺功能障碍;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近期无迁移想法。排除标准:1)合并肺水肿、支气管扩张、肺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等其它类型的肺部疾病;2)正在接受其它治疗或参与其它实验;3)精神异常或配合行为不佳[3]。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对照组:3g头孢哌酮舒巴坦+100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2次/d,并予以止咳祛痰、吸氧等对症基础治疗,定时进行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患者的治疗时间为7d。试验组: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药方组成:苇茎、石膏、意苡仁、冬瓜汤各30g,麻黄、甘草各6g,苦杏仁、桃仁各10g。加水煎煮,1剂/d,75ml/次,2次/d。患者的治疗时间为4周。

1.4.2观察指标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主要包括体温、气促、咳嗽、双肺啰音,采用X线检查炎症吸收情况,并统计住院时间。

1.4.3疗效判断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照,评定治疗效果,其中痊愈:主要症状、阳性体征完全消失,胸片、白细胞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明显改善,胸片、白细胞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标准;无效:主要症状、阳性体征以及胸片、白细胞检查结果均无改变或症状持续加重。痊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4]。

1.4.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行表示,运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以(%)行表示,运用X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表。

2结果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试验组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5827(46.6)23(39.7)8(13.8)50(86.2)

文档评论(0)

ld555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小鹏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