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练习--突破练23 以本为本,准确分析诗评题.docxVIP

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练习--突破练23 以本为本,准确分析诗评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

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

突破练23以本为本,准确分析诗评题

(限时40分钟,赋分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

咏怀

阮籍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壮士”二句出语壮阔,“何”字带着饱满情感,赞扬壮士威震八荒的昂扬高志。

B.“驱车”句照应“吞八荒”,“受命”句启领下文之出征效命,使全诗章法严谨。

C.“良弓”二句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衬托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豪情。

D.此诗与《诗经·无衣》一脉相承,都表现战况的激烈和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气概。

2.评论者认为阮籍这首诗直承雄健深沉、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这种风骨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画鹰①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②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本诗写于开元年间,是一首题画诗。②(sǒng)身:竦身,收缩身子,作搏击状。③绦:系鹰的绳子。镟: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使用惊讶语气极力地渲染画作的不凡,产生了夺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B.尾联为虚写,想象苍鹰在广阔的天地中翱翔、搏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言外。

C.本诗以赞画为主,兼写怀抱,既抒发诗人疾恶如仇的情怀,也表达诗人的凌云壮志。

D.本诗虽为杜甫早期作品,却感情激昂,章法谨严,较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4.明代文学家王嗣奭评价本诗说:“中二联皆是画作殊。”请予以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平蔡州①(其一)

刘禹锡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②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③归业闾里间,小儿跳浪健儿舞。

注①元和十二年,唐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检校左散骑常侍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活捉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此诗,赞颂这一重大胜利。②相公:对宰相的称呼,此处指裴度。③四人:四民,指士、农、工、商。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妖星夜落”指唐朝军队以火先行进攻,攻势猛烈,照亮护城河,为李愬的出现蓄势。

B.叛军们崩溃逃散,向朝廷的军旗跪拜投降,他们如同那些冬眠的动物一样被春雷惊动。

C.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叛军的不堪一击和唐王朝将士的神威勇武、所向披靡。

D.最后两句写百姓各安其业,儿童们欢乐跳跃,将士们欢欣鼓舞,表达了胜利的喜悦之情。

6.清朝翁方纲认为“叙淮西事当以梦得此诗为第一”,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叙写这场淮西捷战的。(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7~8题。(9分)

月下吟三首(其二)

王守仁

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谩拟翠华①旋北极,正怜白发倚南楼。

狼烟绝塞寒初入,鹤怨空山②夜未休。

莫重三公轻一日,虚名真觉是浮沤③。

注①翠华:用翠羽装饰旗杆的旗帜,一般代指帝王或神灵的仪仗。②鹤怨空山:南朝齐周颙曾隐居北山,后受诏出仕,有人以“鹤怨空山”讥之。③浮沤:水面的泡沫。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秋夜江边的月色,以夜空的澄明、月色的明净烘托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B.颔联选用“翠华”“北极”“白发”“南楼”等典型意象,想象奇崛,虚实结合,对仗工稳。

C.颈联下句中的“夜未休”写出了长夜漫漫,诗人思绪联翩,夜不成寐。

D.全诗写月下所见所思,将写景、抒情、用典、议论相结合,风格高华,意气自足。

8.后人评价这首诗“一任胸臆”,请简要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胸臆”。(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9分)

点绛唇

王禹偁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性刚直,遇事敢言,曾多次遭贬斥。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在江南的雨天,登楼凭栏,面对眼前的景色,思绪万千,即景抒怀。

B.词人远眺天边大雁,想起自己的种种过往,因无人领会他的心情而倍感愤恨。

C.“雨恨云愁”采用比拟手法,寓情于景,即所谓“以我

文档评论(0)

会吗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小初高教学资源整理,资料皆可编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