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方案.pdf

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7

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行方案

为加紧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关键竞争力,

扎实制造强国建设基础,根据《增强制造业关键竞争力三年行动计

划(2023-2023年》,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任务和预期目的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按照自主创新、突破重

点的思绪,开展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的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产

业化,加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一)先进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1.钢铁材料。重点发展汽车用超高强钢板及雾部件用钢,高铁

关键零部件用钢,高性能硅钢,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海洋工程

及高技术船舶用钢,核电关键装备用钢,大型压铸模用热作模具钢,

极地环境用钢,大型水电用高级别压力钢管及蜗壳用钢,高炉渣提

钛产钛白粉等产品。

2.有色金属材料。重点发展航空用轻合金材料,高端稀土功能

材料,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高端伺服电机用热压磁环及热压磁粉,

核燃料贮存格架用铝基碳化硼中子吸取材料,新型稀有稀贵金属材

料等产品。

玻璃基板,显示面板用高强盖板玻璃,钢化真空玻璃,高性能氮化

硅陶瓷材料,高性能石英玻璃等产品。

(二)先进有机材料

1.高性能树脂。重点发展聚碳酸酯、特种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

料,高碳α烯烃、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氟硅树脂及

关键单体等产品。

2.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重点发展溴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

氟硅橡胶等高性能合成橡胶,聚烯烃类、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

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3.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处理用膜,锂离子电池用

软包装膜,偏光片及配套膜材料,微棱镜型光学膜,聚乙烯醇缩丁

醛胶膜等产品。

4.高端专用化学品。重点发展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

品、电子气体、光刻胶、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

(三)先进复合材料

1.高性能纤维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产品。

2.生物基化学纤维材料。重点发展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

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等产品。

3.纸基新材料。重点发展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无人机制造等

领域用纸基新材料。

4.高端产业用纺织材料。重点发展土工建筑纺织材料,高端医

卫非织造材料及制品,高性能安全防护纺织材料,高温过滤纺织材

料等产品。

5.高性能电池材料。重点发展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

极材料,高安全高比能电池等产品。

6.先进半导体材料。重点发展照明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LED

照明芯片等产品。

项目有关指标规定见附录。

通过方案实行,推进我国有关材料关键技术进步,一批对国计

民生有重要影响的新材料实现自主生产并弥补国内空白。有关行业

产品研发设计和试验检测设施愈加完善,关键设备和系统自主化水

平不停提高,大幅减少我国制造业成本。

二、组织形式

整合新材料产业优势资源,鼓励上下游企业和产学研联合攻

关,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一)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重要依托基础设施条件好、产品开发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

的骨干企业实行。支持有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技术

合作或组建联合体共同合作建设生产线。鼓励通过并购、合资合作

等形式,引进先进技术。

(二)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新材料生产骨干企业、下游重点顾客、关键设备配套企业、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查认证机构,通过股权合资、技术合作等

形式组建联合体,共同开展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应用

示范、原则制定等业务。

三、保障措施

(一)拓宽产品市场应用

充足运用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统筹顾客需求和产品生产制造

能力,加紧启动一批技术基础很好、市场需求迫切的重大产品生产

和示范应用项目。鼓励企业采用商业质量保险等方式拓展自主创新

产品市场。

(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发挥骨干生产企业的牵头和引领作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知

识产权共享和利益分派机制,大力推进研发、设计、建造、配套等

资源整合,加紧关键技术产业化进程。

(三)创新项目支持方式

充足运用既有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有关项目实行。

创新资金使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