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咏物诗歌专练之借物抒怀《病柏》《枯棕》.docxVIP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咏物诗歌专练之借物抒怀《病柏》《枯棕》.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物诗歌专练:借物抒怀《病柏》《枯棕》

原题呈现

一、(2022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共12分)

病柏【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⑶,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鸥鹃志意满⑷,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⑸,浩荡难倚赖。

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长。【4】鹏鹃: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6分)

杜甫蜀门多棕稠,徒布如云叶,伤时苦军乏,有同枯棕木,二、(2021东城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枯棕3

杜甫蜀门多棕稠,徒布如云叶,伤时苦军乏,有同枯棕木,

虽众亦易朽。凋丧先蒲柳。生成复何有?生者何自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青青岁寒后。交横集斧斤,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啾啾黄雀哗【2】,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虽众亦易朽。凋丧先蒲柳。生成复何有?生者何自守?

注释:【1】本诗写写作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百姓负担沉重。【2】嗥,同“啄”。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蜀中棕桐高大、种植广,然而因被人过分取用,所以境况堪忧。

B.棕稠在岁寒之后还能保持青色,说明它耐寒、生命力比较顽强。

C.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只能像蒲柳一样苟且偷生。

D.作者运用“伤”“苦”“沉叹”“念尔”等词语,表达内心情感。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C.D.

A.

B.

C.

D.

“其皮割剥甚,“交横集斧斤,“嗟尔江汉人,“念尔形影干,

虽众亦易朽”凋丧先蒲柳”生成复何有”摧残没藜莠”

,紧扣题中“枯”字,说棕桐因频繁割剥而更易朽坏。

,棕桐经冬不凋以致遭多次砍伐,反比柳树早衰谢。

,诗人批评蜀中百姓既然养成棕桐又何必取之殆尽。

,寒天中的黄雀形容枯槁,失去生命活力,没于荒野。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环节一:知人论世和读懂诗歌

齐声诵读诗歌

回顾杜甫哪些内容能为理解此诗歌提供助力?

这首诗在杜甫生平横轴的哪个点?西南漂泊第一个6年,成都时期

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的情怀。

读懂诗歌,借助一切资源:此诗歌帮助理解的注释时间和词语解释,选择题正确选项。

环节二:解析过程

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错误,“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两句是说,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外乡人从此经过,久立于树前长吁讶然。他是感慨盛衰无常,不是思乡。

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有相同的寄托”错误,此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情感深沉。而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乐观的襟怀。寄托不同。C项,“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错误,“蟠据亦高大”是形容衰时之柏,“得地”“盘据”承“千年根”,此柏不是所出非地,也不是生长浅薄,却变得枝枯叶燥,了无生机,隐喻家国衰落。D项,“也有对未来的希望”错误,全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没有对未来的希望。

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流离失所,只能像蒲柳一样苟且偷生”错误,“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两句说,棕桐遭多次砍伐以致比柳树早衰谢。蒲柳没有和百姓生发练习,更没有表述百姓苟且偷生之意。

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棕桐经冬不凋以致

文档评论(0)

183****5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3051134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