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如K+、Rb+、Cs+之间,Ca2+、Sr2+与Ba2+之间,Cl—、Br—和I—之间,H2PO4—与Cl—之间,NO3—与Cl—之间。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是指溶液中某一种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些离子的现象。如阴离子(NO3—、H2PO4—和SO42—)对阳离子的吸收都具有一定的协助作用,Ca2+等多价阳离子对多种一价阳离子(如K+、Rb+、NH4+、Na+等)的吸收有协助作用。第31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2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植物的营养特性

一、植物营养的共性和特殊性1.植物营养的共性。16种必需营养元素是所有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此乃共性。2.植物营养的特殊性(个性)。不同植物、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有明显的差异,个别作物甚至需要特殊的养分,此乃特殊性(个性)。第33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植物营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植物营养的连续性:植物生长发育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土壤或营养液要不断满足其生命活动的需要。中间如有一段不能满足,则影响其生长发育,致使产量降低。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植物各生育期对养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有不同的要求。植物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是: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强度都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到成熟期又趋于减少。第34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植物的营养期中的两个关键时期:1.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养分间不平衡时,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如大多数作物的磷素营养临界期多出现在幼苗期,或种子营养向土壤营养的转折期。作物氮素营养和钾素营养也在生育前期。2.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果的时期。该时期是作物生长最旺、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时施肥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玉米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至抽穗初期,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果树一般在果实膨大期。第35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theoryofnutrientreturns)1840年J.V.Liebig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随着作物每次种植与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将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意义。第36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7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N、P、K属于归还程度低的元素,需要重点补充;

Ca、Mg、S等养分属于中度归还,虽然植物地上部分所取走的数量大于根茬残留给土壤的数量,但根据土壤和植物种类不同,施肥也应有所区别。

高归还度的Fe、Al、Mn等元素,其归还比例甚至可以高达60%~70%,同时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一般情况下不必以施肥方式补充。第38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最小养分率(lawoftheminimum)Liebig于1843年提出:“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就是施肥的“木桶理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注意:(1)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相对最少的养分(2)最小养分是可变的。(3)补充最小养分时,还应考虑土壤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其他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第39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报酬递减率(lawofthediminishingreturns)18世纪后期,A.R.J.Turgot和J.Anderson同时提出了报酬递减率:在其他经济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项投资的增加,每单位量投资的报酬是递减的。(abcd)第40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世纪初,德国土壤化学家Mitscherlich通过燕麦施用磷肥的砂培试验,得出了与报酬递减率相似的结论。第41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报酬递减率只反映在其他经济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某一限制因子(或最小养分)投入(施肥)和产出(产量)的关系。充分认识报酬递减率,避免施肥的盲目性,提高肥料利用律,发挥肥料的最大经济效益。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