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43830-2024 智能服装 术语和定义.pdf

GB_T 43830-2024 智能服装 术语和定义.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1.020

CCSY75

智能服装术语和定义

2024-03-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莉芳

(中国)服装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湖南省忘不了服饰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苏

州市唯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青州市坦博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山东希

努尔男装有限公司、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法派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圣山白玉兰实业有限公司、比音勒

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秀月、卢业虎、居红宇、曹海辉、谭万昌、方剑、刘佳玫、郭新宇、高铭、周娟、

侯增江、韩月芬、王海涛、朱国庆、周盛环、吴天宇、谢金华、马妮妮、张明星。

I

智能服装术语和定义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智能服装相关的术语。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服装设计、生产、技术、教学、贸易及其相关的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基础术语

3.1.1

环境environment;surroundings

对穿着的服装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

3.1.2

反应response

感知环境(3.1.1)变化后自发执行某种动作的行为。

3.1.3

器件device

为实现所需的功能的实体元件或此种元件的组合。

注:一个器件可以是更大器件的组成部分。

[来源:GB/T2900.1—2008,3.3.18]

3.1.4

元件component

元器件

器件的构成部分,在不失去其特定功能的条件下不能再被分成更小的部分。

[来源:GB/T2900.1—2008,3.3.19]

3.1.5

能与环境(3.1.1)可逆地相互作用,或能响应、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性纺织材料。

示例:相变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

3.1.6

智能服装smartgarments;intelligentgarments

能与环境(3.1.1)可逆地相互作用,或能感知、适应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3.1.2)的功能性服装。

3.1.6.1

garments

仅由智能纺织材料(3.1.5)实现特定功能的智能服装(3.1.6)。

1

GB/T43830—2024

3.1.6.2

至少包含一种器件(3.1.3)或元件(3.1.4)的智能服装(3.1.6)。

注:器件和元件可能包含在纤维、纱线、面料、服装中。

3.2产品术语

3.2.1

能对穿着者或环境进行监测的智能服装(3.1.6)。

3.2.1.1

garments

能对穿着者生理状态进行监测的智能服装(3.1.6)。

注:包括监测心电、心率、呼吸、脑电、血压、血糖、血氧等的智能服装。

3.2.1.2

能对穿着者体态进行监测的智能服装(3.1.6)。

注:包括监测压力、姿态等的智能服装。

3.2.1.3

garments

能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智能服装(3.1.6)。

注:包括监测温度、湿度、气体等的智能服装。

3.2.2

受到刺激发生颜色变化的智能服装(3.1.6)。

3.2.2.1

受到光线刺激发生颜色变化的智能服装(3.1.6)。

3.2.2.2

受到温度刺激发生颜色变化

文档评论(0)

沧海一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