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之山水田园诗.doc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之山水田园诗.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之山水田园诗

2023-01-1309:48·老谢语文堂

【常见题材】

1.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

高洁品格。

2.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3.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

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4.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

念友等。

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

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6.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

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7.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

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8.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

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

讽刺诗”。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

或有所寄托

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

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

境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必备知识】

一、山水田园诗

(一)起源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其中已经有不少对山水田园的赞美之辞。如:《兼葭》里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虽然这

种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简单的,但同样质朴感人。

《楚辞》中关于自然山水的描写,较之《诗经》更为具体、细致,笔墨也更多一些,显示出作者较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较高的审美追求。诗中借自然山水表现的情感更炽热更浓烈,描写也更富有层次性,体现出对自然客体的全面勾勒。《九歌·湘夫人》中,萧瑟的秋风,碧绿的湖水,树木、花草、水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自然画面,作者有意识的地借景抒情,满心的等待,望眼欲穿的期盼在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得以表现,来衬托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中国古典诗歌中很早就出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但山水田园作为

一种诗歌题材在创作上得到重视并初步走向兴盛,要到东晋后期。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为全身远祸,不得不

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间,逸隐之风一时大盛。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

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唐代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社会因素

2.心理根源

3.审美情趣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山水成为社会风尚,这是山水田园诗派

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就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

繁盛景象。

纵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流,可以看到,山水田园诗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事生产劳动,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它或尔兴盛发达,或尔又如涓涓细流,脉脉不绝。它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也记录

了古人对自然、对劳动生活的审美观念。

(二)常见意象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

外、草屋、柴门、荆扉、竹林、霞光、露珠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隐者

(3)农具:耒、耜sì、锰、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诗人常会选取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

禽雀、眠蚕等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意象。选取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超凡脱俗的灵鸟)、

孤云、禅房、古寺、暮钟等具有隐逸特点的意象,用五柳、接舆、

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来自

比。

(三)思想情感

(1)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2)心物相融的恬淡、闲适自得的心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借异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