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破伤风实验.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微生物破伤风实验实验材料(1)菌种:破伤风梭菌(2)试剂与药物: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小白鼠、酒精与碘酒(3)器材:无菌注射器、无菌棉签第2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和免疫性第3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方法1.实验组:取小鼠一只,于一侧后腿肌肉注射稀释毒素滤液0.1ml。2.对照组:另取一只小鼠,做好标记,于腹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0.1ml,10min后于该小鼠后腿肌肉注射同样稀释毒素滤液0.1ml。第4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预测结果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小鼠(有标记)可能不会发病,而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小鼠(没有标记)可能会发病。第5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讨论1.什么是外毒素?怎样发挥作用?①细菌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②作用:外毒素的分子结构由A和B两种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外毒素的活性部分,决定其毒性效应;B亚单位无毒,能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使A亚单位发挥其毒性作用。所以,外毒素必须A、B两种亚单位同时存在才有毒性。第6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为什么在受伤之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由于破伤风杆菌(厌氧性芽胞杆菌)广存于人畜粪便、尘土和环境中,它不能侵入正常皮肤和粘膜,只能在机体有创伤时侵入机体。伤口愈深其越易感染而发病。3.为什么在注射毒素之前注射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异?性?蛋?白?质?,?注?射?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之?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第7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作用是什么?(P159)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破伤风梭菌没有侵袭力,只在污染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一般不入血流。当局部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后,引起全身横纹肌痉挛。毒素在局部产生后,通过运动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上达脑干,也可经淋巴吸收,通过血流到达中枢神经。毒素能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突触末端,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从而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超反射反应(兴奋性异常增高)和横纹肌痉挛。第8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破伤风抗毒素的保护作用是什么?(P159)破伤风抗毒素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可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是典型的抗毒素免疫。破伤风痉挛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毒素与游离的外毒素结合可阻断毒素与神经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发挥中和作用,但对已与受体结合的毒素无中和作用。第9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组别:8组成员:王会(20120201403)熊婕妤(20120201406)邓翠琴(20120201407)吴长琼(20120201409)董曌(20120201410)第10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11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