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外用“七白散”配合氢锟乳膏治疗黄褐斑75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内服外用“七白散”配合氢锟乳膏治疗黄褐斑75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服外用“七白散”配合氢锟乳膏治疗黄褐斑75例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279-01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中医学属“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育龄期女性较多[1],以颜面部位的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形态不定、无自觉症状的淡褐色至淡黑斑片为临床特征,通常分布于颧部、颊部、眼眶周围、鼻部以及前额等,皮损表面光滑,不高于表皮,没有炎症,无脱屑,无痛痒感,日晒后加重。黄褐斑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具有顽固和复发的特点,是临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多停留在治标阶段,以外治法为主。旨在抑制黑色素细胞增生、防止黑色素颗粒形成、加速黑色素颗粒降解以及降低黑色素细胞活性等[2]。作者通过临床运用“七白散”内服外用,配合外用氢醌乳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阐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75例为我院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28岁;病程1-4年,平均1.5年。有婚育史者55例,20例未婚。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3]: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多为对称性分布,无炎症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④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⑤无明显内分泌疾病,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1.3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55周岁之外者;②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③伴严重内分泌疾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者;④有药物或其它过敏史者;⑤近3个月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或激光治疗者。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七白散”加减内服配合七白散粉剂外敷、氢醌乳膏涂擦治疗。七白散汤药物组成:白芍10g、白术12g、白芨10g、茯苓15g、僵蚕10g、白芷10g、白蔹10g、佩兰10;随症加减:肝郁血瘀型者,柴胡10g、当归12g、赤芍15g、香附12g、丹参15g、红花15g、玫瑰花15g;气血虚弱者,炙黄芪30g、党参20g、当归15g、生地黄15g、大枣15g、甘草6g、川芎10g、木香10g;肾阴不足证者,熟地黄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女贞子12g、墨旱莲15g、制首乌15g、当归15g、山茱萸10g、山药12g;肾阳不足证者,熟地黄15g、山茱萸10g、山药12g、桂枝6g、巴戟天10g、菟丝子15g。配合七白散粉剂组成:白敛10g、白术12g、白芨10g、茯苓15g、僵蚕10g、白芷10g、生黄芪10g。上述中药研细末,生理盐水调用外敷面部,每5日1次,同时外涂西药氢醌乳膏,每日2次。对照组外涂氢醌乳膏,每日2次。2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水果、蔬菜,避免日光照射,忌用化妆品。

2、疗效观察

2.1观察指标(1)观察患者面部色斑的颜色、面积并进行评分。面部色斑面积评分:0为无皮损:1为皮损面积4c㎡。面部色斑颜色评分:0为正常肤色;1为淡褐色:2为褐色;3为深褐色,总积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2)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有无瘙痒、红斑、脱屑、丘疹等症状体征。

2.2疗效判定标准[4]基本痊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

2.3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采用SPSS分析软件

2.4.3个疗程后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15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3%.基本痊愈率36.8%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基本痊愈率18.75%治療组总有效率和基本痊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1)。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在第1个疗程后出现瘙痒、红斑、脱屑各1例;第2个疗程后出现瘙痒2例、脱屑1例:治疗组第2个疗程后出现瘙痒、脱屑1例。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其损害多表现为淡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规则.中医学称之为“肝斑”或“黧黑斑”本病虽发于面部.但与脏腑气血失调密切相关,多与肝、脾、肾三者有关。因肝气郁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85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