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板裂缝碳纤维加固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工程位于XXX,是一座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下室工程,

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地上25层,地下1层,设计使用年限

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I级。由于11#楼

2单元之210室楼面板局部出现细小发丝般粗裂缝,为防止裂

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需要采取碳纤维加固补强措

施。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CECS146-200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116-2009)和《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2013)。

三、选用材料:

为了保证加固效果,碳纤维布材采用300g/㎡碳纤维布,

材料应满足《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物理力

物理力学性能。

四、碳纤维施工工艺:

碳纤维加固补强的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打磨清洗、涂

刷底胶、修补找平、胶料配制、粘贴碳纤维、表面防护和检验。

表面处理时,需要清除粘贴部位混凝土表面浮灰,打磨平整,

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坚固的面。若表面有蜂窝、裂缝,应采用

高标号42.5水泥掺胶水批平打磨,用压缩空气吹泵净混凝土

构件表面的灰尘。

3、涂刷底胶:按照环氧树脂涂刷的施工方法,按比例配

制底层涂抹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避免胶体结滴凝结,

待底胶指触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混凝土表面修补找平:对于混凝土表面凹陷不平部位,

应使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确保没有棱角。待找平材料表面指

触干燥后,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胶料配制:在严格按比例充分搅拌后,配制胶料应无

沉淀、色差、气泡,并应防止灰尘杂质混入胶料。

6、粘贴碳纤维布:在板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布材料

进行受弯加固,碳纤维布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一致。在采

荷载。碳纤维布纤维的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的搭

接位置相互错开。按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不得损坏横向

织物面,按比例配制粘结胶,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将碳纤

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部位,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

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粘结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

时可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粘

贴。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一道粘结胶,以进行

表面防护。

8、检验:在粘贴碳纤维布完工固化后,检验粘贴部位密

实度,对局部不密实处进行修补。

五、施工说明

1、施工应严格按照《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进行。

2、在施工碳纤维布材时,应远离电器设备机电源,或采

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3、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

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防火措施:碳纤维布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批水泥

掺胶水覆盖后进行腻子,以保批灰等后续工作保证黏贴的结构

楼面达到有关防火规范的等级要求。

六、顶板裂缝碳纤维加固补强示意图

沿裂缝走向粘贴一层碳纤维布,横向增加粘贴一层。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