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及其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及其影响

一、贝多芬创作的分期问题

人们一般将贝多芬的作品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创作时期截止于1802年左右,第二创作时期截止于1812年左右,以后直到1827年贝多芬离世,则为他的第三创作时期。这一划分法最早是由一个名叫舒劳瑟(Schlosser)的学者在1828年提出的。后来这一观点又相继得到其他学者,如菲特斯(Fetis)、莱兹(Lenz)等的发展和完善,一直延续至今。但西方学术界对此仍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近代的有关学术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贝多芬作品三时期划分法原则上成立,但不够仔细,应作一些修改补充。

首先,第一创作时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波恩时期同维也纳早期,那就是1782—1792(波恩时期)和1793—1802(维也纳早期)。因为贝多芬波恩时期的创作情况为后人了解较少。同时,贝多芬接触了维也纳音乐环境及从师海顿和约翰·齐治·埃尔贝克斯伯格(JohannGeorgAlbrechtsberge)后的创作情况同波恩时期的不同。

第二,每个创作时期又可各自分成两个阶段。因为作品风格时期划分,不仅应同作品实际情况大体符合,也应考虑到一种风格形成的萌芽状态同成熟状态的区别。这就是说,同属一个创作时期的作品,该时期早期和晚期的作品,在风格上可能后者比前者特点更为明显,手法更为成熟老练。因此他们将贝多芬作品创作时期进行细分:

第一时期:

1782—1789(阶段一),1790—1792(阶段二);

第二时期:

1793—1799(阶段一),1800—1802(阶段二);

第三时期

1803—1809(阶段一),1810—1812(阶段二);

第四时期

1813—1816(阶段一),1817—1827(阶段二)。

二、贝多芬晚期创作的主要作品

本文题目所指的晚期作品仅指1816年以后的作品(包括1816年)。在这10年里(1816—1827),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5首钢琴奏鸣曲:

Op.101(1816年),Op.106(1818),Op.109(1820),

Op.110(1821),Op.111(1822);

一首钢琴变奏曲:Op.120(1823,Diabelli)

两首交响作品(交响声乐作品):《庄严弥撒》Op.123(1823),第九交响曲,Op.125(1824);

六首弦乐四重奏:

Op.127(1824),Op.132(1825),Op.130(1825—1826),Op.133(1825—1826),Op.131(1826),Op.135(1826)。

四、贝多芬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1814年,庆祝反拿破仑战争胜利的维也纳会后,欧洲各国的反动君主又开始瓜分欧洲。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的胜利果实不但被封建势力篡夺,而且封建主义的全面复辟又使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的深渊之中。在维也纳,白色恐怖猖獗一时,反动统治镇压着进步人士,一切有可能的革命运动均被扼杀,人们的言论得不到自由,交往也受到了严厉的监视。民族统一,人民自由和资产阶级宪法实行等诺言已不攻自破。一向追寻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贝多芬,面对黑暗,倒退的社会现实,非常痛心。政治上的黑暗在精神上给予他重大的打击,使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社会感到失望,而且经历过的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在他晚期的创作中留下了特有的印迹。

那时,社会的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引起了一场革命。

当人们用刀剑和枪炮送走了一个旧的世界(拿破仑统治)之后回过来审视,却发现现实营造的所谓的理想王国与他们理想的人性乐园竟然相去甚远,而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大多数知识分子因为认识的局限而找不到答案,于是他们便采取了消极的方式——回到内心世界中去,幻想美好的未来以及发泄对阴暗现实的不满和悲伤。此时,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运动开始了,浪漫主义新音乐流派也迅速崛起。当唯心论哲学和浪漫主义艺术蔚然成风时,情感论音乐美学观亦在19世纪找到了它新的立足点——音乐更热衷于个人情感的表现。

此时的贝多芬生活十分拮据,而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和悲剧性的耳聋几乎隔绝了他与外界的交流,他不得不远离人群,孤苦伶仃的生活着。因而晚期的性格中内向的一面占据了主要,思考和倾听自己的心声成为贝多芬唯一的乐趣,这也使得他的精神日益向自身深入。听觉的丧失也给思维和音调体现之间的协调带来了困难,使得晚期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特殊性,抽象性,甚至难以理解。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贝多芬晚期的音乐创作。

五、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的特点

这一时期可称作贝多芬的“冥思时期”。如果说中期的作品主要表现了这位英雄无比的革命热情和坚不可摧的信念,那么在晚期,这位英雄则已经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描述内心的思想,剖析内心的灵魂,将他创作中期的思想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压抑、无奈的现实与贝多芬晚期越来越强烈感受到的美好理想之间形成了异常的不协调,而他在现实生活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