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金科高三语文4月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VIP

2024年河北省金科高三语文4月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河北省金科高三语文4月模拟联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宇宙观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整少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

关于人与字宙的关系,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张。经过长期交流交锋,天人合一逐渐成为主流观

点。这种观点强调人与宇宙的互动与和谐。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把对亲人的爱推及

邻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万物万类。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可以提升自

己的境界以“与天地精神往来”。《周易》中的“道”,综合天道、地道人道,其中“天地”是万物之

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来,“生生”是“天地”内在的创生力量。天道、地道、人道既是一个不断

创生的系统,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这就从自然规律的角度阐释了天人合一如何可

能的问题。此后,宋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

们的兄弟,倡导要爱人类,也要爱自然万物。程灏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的仁心仁性以

天地万物为一体,要把爱给予他人和万物,使发具有遍布于人与万物的普遍性。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从万物相互联系出发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观点,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其生共存的关系。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草木、鸟兽、山水、

沙石同在。按照这样的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人类的生存与宇宙

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当然,讲天人合一,并非把天与人直接等同起来。很多思想家认为天是天、人是

人,天人合一是有区別的统一。例如,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即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他主

张“明于天人之分”,即认识到天与人的职守不同;强调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

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

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见,中国古人在讲天人合一时,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

分有合、先分后合。

(摘编自郭齐勇《天人合一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

东西方文化不同,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东西方文化人格也不同,西方文化呈现主客二分思想,西方的文

化人格则是一种单向度进取型人格;而中国文化体现的则是天人合一理念,中国的文化人格则是一种双

向度复合型人格。从主客二分的理念出发,人始终作为征服自然与万物的主体,而自然与万物则是被征

服、被统治的客体,人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按照此种理念,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正像神是

人的主宰一样,万物都是被统治的对象。西方意欲向前的文化造就了一种个体循着欲求一味向前的单向

度人格,这种人格的优势是鼓励不断前进,战胜各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满足。然而这种人格也有着明显

的缺陷,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

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正像钱穆所指出的:“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

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满足转瞬成空

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地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

个幻觉。”

有些学者把这种单向度的人格类型作为标准和典范来衡量中国的文化人格,因而得出了对中国文化人格

的否定性结论”。他们认为,只有儒家提倡的刚健奋斗、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勉强符合西方的人格标准,

其他诸如道家、佛家、墨家、法家等都是对人格的否定。他们把西方向前奋进性的文化人格当作衡量中

国文化人格的尺度,而没有以中西文化人格平等对话的公平态度去研究分析不同文化类型的人格问题。

正像梁漱溟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文化属于“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的文化,它既有儒家那

1

种刚健进取的文化精神,又有道家主张变通隐退的精神,所谓儒道互补便是中国文化持中、调和特征的

集中体现。因而,中国的文化人格也体现出刚健进取与隐退自足和谐统一的双重品格,“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写照。

人的独立自主与自我实现可以通过种种不同的途径而达到,其中有两种主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