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决定性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docxVIP

“市场决定性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场决定性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摘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决定性”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运行平台与基本规则,是中国现实国情、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及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决定性”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提供历史背景、基本环境与运行平台,使得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呈现出与“市场决定性”相一致的客观性、适合性、规范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市场经济;市场决定性;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运行平台;实现形式;中国特色;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决定性”的内涵、发展与特点

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客观有效地配置全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市场决定性”的内涵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认识与把握市场与计划(政府)的关系,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 (决定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途径和方式。所谓“市场决定性”,即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的客观性、适合性与绩效性取决于市场的行为与活动,政府普通不要越过市场直接进行资源配置,其职能在于改善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监管、协调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优化再分配政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可持续发展。“市场决定性”的新认识突破了传统理论认为现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必须在计划(政府)的作用下配置资源的局限,

从理论上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府(计划)与市场的斩新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先后,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我们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从排斥与泯灭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1992年)明确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认识与实践上的飞跃,这期间经历了长期、艰难的探索与不断改进过程,且已付出沉重的代价。

1.排斥与泯灭商品经济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学习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人所共知的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片面地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将市场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曾经排斥、打击、泯灭一切市场经济行为与活动。这种经济体制当时虽然集中力量进行了重点建设,在奠定新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方面曾经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但伴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与经济关系的复杂和多元,再加之人民物质生活需求水平的大幅提高,这种排斥与泯灭商品经济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愈加不符合我国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并且严重滞缓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承认与允许商品(市场)经济阶段。(1)承认与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此前,在传统理论的指导下,虽然陈云曾经呼吁“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但总的情况是有主体无补充或者难补充。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

后的“三年艰难时期”,提出了尊重价值规律,要发挥商品生产的作用,商品经济关系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但由于当时对国情及社会经济规律缺乏科学认识,特殊是由于“左”的思潮开始泛滥,承认与允许商品经济存在与发展的正确思想并未在实践中得到认真、全面的贯彻执行。(2)以市场经济为改革导向。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地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快速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正确地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造,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思想方式,从而开始逐步引进市场机制,对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改革,打通了市场导向的改革之路,市场经济从躲躲藏藏的后台堂而皇之地走向前台,新时期赢得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整个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3)市场经济起基础性作用。20世纪90年代,伴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及其丰富化、多样化,当时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客观、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难题。邓小平于1992年春天“南方谈话”时曾经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著名论断。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顺应历史潮流,果断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其后提出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标志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道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大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店文档为保证格式,部分为pdf格式,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下载复制成word格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