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doc

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的竞争力、市场规模及投资策略,探讨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对企业和投资者提出了相应建议。1.竞争力分析: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电工钢市场呈现出回归理性状态,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超过了70%,而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和高效(高磁感)电工钢的产能利用率则较低。2.市场规模:在2020-

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报告网

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

电工钢是各种电器元件最重要的金属功能材料。尤其是高磁感取向电工钢,是制造大型变压器不可或缺的材料,具有节能并大幅度减小体积和质量的优点,可满足大型发电站、特高压输变电以及配电站的需要。近年来,中国发电量较大幅度地增长和制造业的兴起,带动了取向电工钢的强劲需求,为中国研究、生产和开发取向电工钢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工钢市场呈现回归理性的态势。除去个别未计算产能利用率的企业,2018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和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均超过70%。

在无取向电工钢方面,2018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1066万吨,同比减少了36万吨;生产企业约21家,其中,国有企业8家,产能约731万吨,占总产能的68.57%;民营企业(含混合、合资等)13家,产能约335万吨,占总产能的31.43%。

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电工钢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共生产约894.25万吨,同比减少5.19万吨。分品种来看,三大品种产量两降一升。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了732.57万吨,同比下降0.94%;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了118.41万吨,同比增长5.65%;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了43.27万吨,同比下降9.44%。从占比来看,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占比81.92%,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占比13.24%,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占比4.84%。分企业来看,7家生产企业产量同比增长,首钢产能利用率达到136.38%;8家企业产量同比下降,黄石兴冶产能利用率只有30%;4家企业暂停生产;2家企业产量同比持平。

2018年中国无取向电工钢不同区域产量现状分析

地区分布

产量,万吨

企业数量,个

华东地区

475.57

11

华北地区

265.54

4

东北地区

105.72

2

华南地区

56.8

2

华中地区

6

1

西南地区

9.02

1

合计

894.25

21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8年中国取向电工钢不同区域产量现状分析

地区分布

产量,万吨

企业数量,个

华东地区

96.69

15

华北地区

21.8

2

西南地区

1.51

2

东北地区

0.16

1

合计

120.16

20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8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为83.89%(江阴海达集团停产,20万吨产能利用率未计算),同比上升2.27%,主要原因是50W600、50W800、50W1000、50W1300无取向电工钢产能过大,受需求及市场影响,一些生产企业被迫停产或减产;从2018年12个月价格走势看,出现了“3涨2降7平”的局面,全年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一些企业避开市场低谷,市场好就生产,市场不好就停产。

在取向电工钢方面,2018年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165.5万吨,同比增加31.5万吨。生产企业约18家,其中国有企业3家,产能约109万吨(含宝钢新增能力),占总产能的65.86%;民营企业15家(不含在建企业),产能约56.5万吨,占总产能的34.14%。

2018年,我国取向电工钢生产了121.89万吨,同比增长11.43万吨。其中,CGO钢(取向硅钢)生产31.55万吨,同比增长29.62%;HiB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90.34万吨,同比增长6.91%。从各品种结构数量占比来看,HiB钢占比74.11%,CGO钢占比25.88%。

2018年,我国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为73.65%(广东盈泉4万吨产能利用率未计算),同比下降8.78%。造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4家生产企业试投产,由于受原料及技术掌握程度影响,产能未全部释放。2018年取向电工钢供需关系出现了转折,供大于求或产能过剩已明显,特别是CGO钢产能的不断释放,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也很难攀升。虽然2018年市场价格“10涨2平”,但这只是取向电工钢从扭亏走向合理价格区间的表现。

当前或后期,控制产能扩大、稳定市场、稳定价格、改变企业调价时间及改善变压器、电机等行业市场环境,是支撑后期市场的重要保障。

专家表示:2020年过后中国将迎来“十四五”规划,电工钢企业需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电工钢产业挑战和机遇并存。

机遇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雄安新区、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的建设,将给电工钢企业带来许多利好。预计未来3年~5年,电工钢产业有可能出现新一轮需求增长期。

挑战方面:下游行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