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最早確定的心身疾病之一,在世界上發病率很高,而近年來還有上升趨勢。高血壓也是多因素疾病,除高鹽飲食、肥胖和家族史等原因外,心理社會因素也參與發病,主要表現為:1.生活事件和心理應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高應激區(即指社會條件差、暴力行為多、人口密度高、遷居率高和離婚率高的地區),人群中高血壓的發病率高於低應激區。2.人格特徵與高血壓一般認為高血壓病人具有易激動、刻板主觀、求全責備、不善表達情緒、壓抑情緒但又難以控制情緒。而近年來證明,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的療效優於單純藥物治療。目前主要是採用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發展較快的是從生物回饋和鬆弛隨意控制為基礎的治療方法。三、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症狀表現主要為陣發性的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發作時間長短不一,發病原因除了與過敏體質、感染及變態反應有關外,心理社會因素也是重要觸發因素之一。一般認為是複合因素之一,單純的心理因素發生支氣管哮喘極為少見。1.生活事件和心理應激在兒童哮喘病人中心理社會因素顯得更為重要。2.人格特徵與支氣管哮喘有報導認為哮喘患者過分依賴、幼稚、敏感和過於被動,有些人有神經質。其應用行為治療有三個目的:①改善肺功能;②改變不利的情緒;③改變不利的與哮喘有關的行為和家庭模式。在發作狀態應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藥物治療。四、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是人類的常見病,其發病與心理社會因素的作用密切相關。1.生活事件和心理應激情緒變化能引起胃液分泌及運動功能異常,因此情緒因素是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原因之一。2.個性偏移與消化性潰瘍個性偏移在發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個性特點是:獨立與依賴之間的矛盾,不好交往,行動上因循守舊,被動、順從、依賴性強,情緒不穩定,而且過分關注自己。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的藥物治療包括抗酸劑、護胃劑,自主神經阻斷劑,情緒不安定的患者給予精神安定劑。有抑鬱傾向者給予抗抑鬱劑。同時還應進行飲食療法,並避免生活上緊張應激。五、糖尿病其病因包括遺傳、肥胖、感染、缺乏體力活動、妊娠、情緒緊張等因素,可能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很多實驗證明心理社會因素與糖尿病發病的關係很密切。1.生活事件和心理應激各種原因造成的情緒改變等等,使全身處於應激狀態,增加了兒茶酚胺、腎上腺皮質醇等抗胰島素分泌作用的激素含量,致使血糖升高誘發糖尿病。2.個性特徵與糖尿病表現為內向和情緒不穩定,Lustman等人通過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發現,他們具有回避痛苦和不善於延遲的滿足。心理治療常採用認知行為治療。集體與個別的心理治療的方法均有很好的療效,特別是採用合理情緒療法為主的集體心理治療療效較佳,肌電回饋鬆弛訓練往往也有較好的療效。六、惡性腫瘤近幾十年的行為醫學研究顯示,心理社會因素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同樣,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行為反應,也會嚴重影響病情的發展和患者的生存。關於心理社會因素與癌症之間的關係,LucasR(1982)認為:①具有某些心理特徵的人,較容易患癌症;②癌症的發展和內分泌和免疫防禦功能有關,後者又受患者本人情緒和行為反應的影響;③表現某種心理行為反應特點的癌症病人,其生存期較短;④採用情緒支持和行為干預等心理治療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長一倍。癌症的發生、發展、轉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1.應激、精神緊張與癌症2.個性特徵與癌症近來各種研究表明抑鬱的情緒可提高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很多研究認為癌症病人存在C型行為特徵。變態心理的基本症狀第一節概述第二節認知過程障礙第二節情感過程障礙第三節意志過程障礙第一節概述一、什麼是基本症狀心理障礙的基本症狀是指心理變態的個別症狀。在現實生活中,異常心理與行為的表現十分複雜,它可以是單個的症狀,也可以同時存在多個症狀。本章對臨床上常見的“綜合征”也一併討論。二、研究基本症狀的方法1.現象心理病理學,即現象學。它著重於對變態心理的客觀描述,並儘量避免受理論學說的影響,它完全涉及有意識的體驗和能觀察到的行為;2.動力心理病理學。起源於精神分析理論,它除了描述之外,還特別以潛意識心理過程為出發點,尋求解釋變態心理活動的原因;3.實驗心理病理學。通過導致一種現象的變化和觀察其他現象的相關變化來檢查異常現象的關係,它用提出假說來解釋觀察到的變化

文档评论(0)

爱遛弯的张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