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x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汇报人:XXX

输液外渗概述预防措施处理方法并发症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

PART01输液外渗概述

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药液渗出或漏出至血管以外的组织,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甚至坏死的现象。输液外渗定义根据外渗药液的性质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刺激性药液外渗、非刺激性药液外渗和化疗药物外渗等。分类定义与分类

穿刺技术不熟练、血管选择不当、固定不牢、患者不合作、药物性质及疾病因素等。药液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功能障碍。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输液部位疼痛、肿胀、皮肤发红或苍白,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皮肤破溃和坏死。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药液性质及输液过程等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

预防措施PART02

避免使用细小血管细小血管壁薄、弹性差,容易受到药物的刺激而发生外渗,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首选中心静脉通路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或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应首选中心静脉通路,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以减少对外周血管的损伤。评估血管条件在选择血管通路前,应对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易于固定的血管。合理选择血管通路

在穿刺、置管、固定等各个环节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使用输液工具掌握穿刺技巧根据药物性质、输液量及患者血管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如留置针、输液港等。穿刺时应掌握正确的角度、深度和速度,避免反复穿刺和损伤血管。030201规范操作程序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告知患者输液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输液的目的、药物性质、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指导患者正确活动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以免针头移位或刺破血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要,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监测输液过程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输液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等参数。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及评估结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状况定期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评估,观察有无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定期评估与监测

处理方法PART03

一旦发现输液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避免外渗液体继续增加。停止输液迅速拔出针头,避免针头在血管内留置过久,加重局部损伤。拔针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针

外敷药物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外敷,如硫酸镁湿敷、喜辽妥软膏等,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理疗可采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理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外渗液体的吸收。局部外敷药物或理疗

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观察局部症状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疼痛等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VS对于严重输液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清创术、植皮术等,以恢复局部组织功能和外观。手术指征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并发症防治PART04

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手部消毒、穿刺部位消毒等,以降低感染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长时间使用的输液器具容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定期更换输液器具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观察穿刺部位感染防治

03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01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使用细小或弯曲的血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02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避免过快或过浓的输液导致静脉炎。静脉炎防治

输液外渗是导致皮肤坏死的常见原因,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等外渗迹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妥善处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外渗某些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等,容易导致皮肤坏死,应尽量避免使用或在严密观察下使用。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保持外渗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加重皮肤坏死。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皮肤坏死防治

神经损伤防治在输液过程中,应避免穿刺到神经部位,以免引起神经损伤。医护人员应熟悉神经分布区域和穿刺技巧,以减少神经损伤的风险。血栓性静脉炎防治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定期更换输液部位或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和刺激,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同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发现并

文档评论(0)

miss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