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良种繁育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蕨麻良种繁育技术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蕨麻良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量指标、繁殖方式、选地整地、隔离条件、播种、田

间管理、收获储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2600m~3300m蕨麻的良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3/T1557青海蕨麻2号栽培技术规范

DB63/T1559青海蕨麻3号栽培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蕨麻

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多年生草本植物蕨麻(PotentillaanserinaL.),

食用部分为膨大的块根,有球状、棒状、线结状等多种形状。

4产量指标

22

产量(鲜)为4.50t/hm²~7.50t/hm²(300.00kg/666.7m~500.00kg/666.7m)。

5繁殖方式

以块根进行无性繁殖。

6选地、整地、隔离要求

6.1选地

选择海拔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地平整、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良种生产

田。

1

前茬作物避免蕨麻及其他根茎类作物。

降水量高于500mm的地区3年更换良种圃,降水量低于500.00mm的地区5年更换良种圃。

6.2整地

在前作收后及时秋翻,耕深25.00cm~35.00cm,要求耕深一致,不重耕漏耕,犁堡齐整。

6.3隔离条件

良种田生产1000.00m以内没有蔷薇科植物以及蕨麻种植。

良种田周边种植非蕨麻作物作为隔离带,隔离带宽大于3.00m为宜。

7播种

7.1播种期

按照DB63/T1557、DB63/T1559的规定执行。

7.2施肥

施用商用有机肥300kg/hm²、尿素12.50kg/hm²、过磷酸钙20kg/hm²、硫酸钾12kg/hm²混合全部施

作基肥,后期无需追肥。

7.3选种

选个体大、无霉变、无虫害、新鲜的蕨麻块根。球状块根直径≥1.00cm,纯度>90%;棒状块根根

茎≥0.30cm,纯度>90%。

7.4播种方法

播种深度5.00cm~7.00cm,播量每亩20.00kg~40.00kg,株距20.00cm,行距20.00cm,每亩保

苗16600.00株,覆土,耙磨平。

8田间管理

8.1中耕除草

按照DB63/T1557、DB63/T1559进行田间管理。

8.2灌溉

按照DB63/T1557、DB63/T1559的规定执行。

8.3去杂去劣

苗期至匍匐期,拔除幼苗颜色浅绿、小叶长宽比≤2.00、小叶锯齿浅裂的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