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及答案.docx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丰城九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段考生物试卷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生物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甲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B.乙一定是动物细胞,且具有生物膜系统

C.甲、乙、丙都含有DNA和RNA

D.乙和丙的DNA都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2.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如下图所

示),图中的—S—S—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其空间结构不同

B.人和牛的胰岛素分子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

及空间结构不同

C.胰岛素分子形成过程中氢原子减少104个

D.胰岛素分子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3.下图为高等动物胰腺中某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

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若原料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则图中具膜结构a、b、c都能检测到某些放

射性大分子物质

试卷第1页,共8页

B.从图可知,呼吸酶和解旋酶的形成可能不经过高尔基体

C.⑧过程的产物可能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或某些消化酶,其分泌过程需要c

供能

D.据图分析,细胞膜上钠钾泵的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⑧

4.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

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局部过程如下图

(A、B、C代表相应的结构)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A、B中的蛋白质是相同的

B.C代表的是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以及细胞内突变蛋白质

C.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被排出细胞或被细胞再利用

D.自噬体和溶酶体的准确定位、移动等过程与细胞骨架有关

5.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应速

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时间段内,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B.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则B点会向右上方移动

C.若在D点时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则曲线的走势不会发生改变

D.BC时间段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

6.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中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和葡萄

糖分子则不能透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漏斗内外起始液面高度相同,S1、S2均为蔗糖溶液,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内高

外低,用△h表示,说明初始浓度S1>S2,达到平衡时浓度S1=S2

B.漏斗内外起始液面高度相同,S1、S2均为蔗糖溶液,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内高

外低,用△h表示,△h产生的压力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

C.若将该装置换为起始液面高度相同的U形管,左侧为蔗糖溶液,右侧为质量浓

试卷第2页,共8页

度相等的葡萄糖溶液,则两侧液面高度将不会改变

D.漏斗内外起始液面高度相同,S1为蔗糖溶液,S2为清水,达到平衡后,将漏斗

及缚于其上的半透膜适当向上提升,达到新的平衡时,漏斗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

端管口的位置不变

7.将等量萌发的小麦种子放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中液滴右移,乙中液滴左移,则该萌发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B.甲中液滴右移,乙中液滴不动,则葡萄糖中C的转移途径可能为:葡萄糖→丙

酮酸→酒精

C.若换成萌发的花生种子,则可能出现甲、乙中液滴都左移的情况

D.为了使实验更严密,可以增设等量的死小麦种子,其他装置与乙相同的一组实验

8.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D~E段CO2浓度下降不

明显,原因是气孔关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原因是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到达图

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G点较A点CO2浓度低,说明一昼夜该植物植物体的有机

物含量会增加

试卷第3页,共8页

9.RuBP羧化/加氧酶缩写为Rubisco,CO和O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当CO浓度

2

2

2

高时,Rubisco催化C与CO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七彩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致力打造优质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