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docx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材

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

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

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基本考点

1.本课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法

谈话法、练习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

读——思——说——读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板书

设计

《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教学本课时,我就以第一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找找相关语句来走进文本。

因为课前预习较为充分,学生很容易找到写水之国的语句有“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深深地野草遮掩着运河”“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写荷兰是花之国的语句有“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那作者把重点放在写荷兰的什么上?

学生不难发现文章用大量篇幅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原野上的动物来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动物?学生读一读相关语句“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有的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什么。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又写了荷兰牧场上的什么动物?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接着,我让男生齐读这一段,读出草原骏马特有的气势,然后让学生进一步通过“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骏马的强健,从“随风飞扬”“自由驰骋”体会骏马奔驰的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薄荷味的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