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害完整.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细菌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细菌性叶烧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Phaseolivar.sojense)大豆细菌性病害--病原第9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种子处理:选用无病地留种。2.减少菌源: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并进行秋翻等以减少菌源。3.选用良种:选用较抗病品种大豆细菌性病害—病害控制第96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菟丝子又称黄丝藤、金钱草、无根草。是一种世界性杂草,在国际上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大豆菟丝子普遍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产区,以东北、山东等地危害严重。豆菟丝子发生比较普遍但为害程度不同,一般使大豆减产5%—10%,重病田可减产达40%—50%,个别地块可达80%。大豆菟丝子是一种典型茎寄生恶性杂草,很难防治和彻底根除。大豆菟丝子第97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豆菟丝子—为害症状大豆从幼苗期即可被害。菟丝子以丝状茎蔓缠绕大豆,并产生吸盘伸人寄主茎内吸取养分。被害大豆矮小,茎叶变黄,结荚少,籽粒不饱满。重者豆株上缠满黄色菟丝子,全株萎黄甚至枯死。在田间大豆常成片成簇的被菟丝子蔓延茎缠绕而呈黄色。第98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9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菟丝子种子可在土壤、种子、秸秆、粪肥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合菟丝子种子萌发,伸出白色圆锥形胚根固定土中,另一端长出幼芽,幼芽为黄色细丝,伸出土后,其顶端在空间随风吹而摇荡,如遇不到寄主,大约存活10~13天,待本身营养耗尽而死去。如遇寄主即缠绕其茎,并产生吸盘伸人寄主韧皮部吸取养分,建立寄主关系后与胚根断离。低洼地,多雨潮湿天气,菟丝子危害重。混在大豆种子里的菟丝子种子可作远距离传播。此病为检疫对象。菟丝子抗逆性很强。气候不适,土壤中的菟丝子种子不萌发,其种子在土壤内可保持发芽率5~7年。大豆菟丝子—发生规律第100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防治菟丝子应严格实行种子检疫,播种时使用净种子和粪肥,及时轮作。1.检疫菟丝子为检疫对象,调运含有菟丝子种子的大豆种子是无病田发病的主要来源。所以调种时应严格检查,防止菟丝子传人新区。2.筛选种子大豆与菟丝子种子大小形状悬殊,脱谷后或播种前,采用筛选法或风选法将菟丝子种子从大豆种子间淘汰出去,减少初侵染源。未经处理的病田种子不能作种用。大豆菟丝子—病害控制第101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农业措施菟丝子种子量大,未完全成熟种子也能萌发。但菟丝子出土后长到5cm内遇不到寄主即死亡,因此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效果明显。由于菟丝子幼苗出土能力弱,覆土6cm以上很难出土,秋季深翻可抑制大量菟丝子幼苗出土。施用净肥,用混有菟丝子的秸秆作饲料用的厩肥,不能高温腐熟切勿施用,杜绝粪肥传染。第102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拔除病株结合田间管理,最晚不得迟于开花之前拔除或割除病株。拔除的病株和菟丝子不宜作堆肥或饲料,未经腐熟的厩肥中的菟丝子种子仍能萌发。如种子已落人土壤中则拔除效果不好。第10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药剂防治除草剂中以地乐胺防治效果较好。使用方法为播前土壤施药,随喷随混土,混土5~7厘米或播后苗前土壤施药,然后要浅混。也可于大豆播种后苗前用五氯酚钠处理土壤,每hm2用300—375kg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后,堆积起来,用塑料布或麻袋覆盖,lOh后将药土均匀撒于田间,再耙一遍,可杀死菟丝子出土幼苗。第104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105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土壤环境大豆根腐病的病情指数(Y)与10厘米处耕层土壤温度(X)呈高度正相关,土壤温度在15℃~25T;范围内,温度越高,病情越重。土壤含水量增加,可促进病情增长。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发病较重。大豆根腐病—发病条件第63页,共10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农业措施连作、平作发病重。早春土温低,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慢,抗逆性差,易受病原菌侵染,播种过早发病较重。播种过深,发病较重。最适宜播种深度为4厘米左右。而施用过多氮肥会导致病情加重。田间积水或长期大量灌水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施用除草剂不当,易产生药害,如氟乐灵抑制大豆幼根伸长及侧根生长,使大豆根畸形(变粗、变短),加重病情。另外,大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