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doc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

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

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云霄大相径庭神采奕奕

B.贮蓄狭隘人声顶沸瘦骨嶙峋

C.战栗怂勇迫不急待刨根问底

D.感概殉职妄下断语花团锦簇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B.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4、下面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是()

A.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5、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以及。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A.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种尘世的俗累

B.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些尘世的俗累

C.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

D.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

7、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乡念亲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笛声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借乡书表达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友期行(_____)(2)去后乃至(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4)下车引之(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一天是林语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