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生理阐述.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研究系列文章

《伤寒论》六经生理阐述

雒晓东(广州510120)

主题词:伤寒论--六经

摘要:通过阐述《伤寒论》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开阖枢学说),六经气化理

论(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六经气血多少及阴阳盛微及六经表里相合的三大系统,认为六经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系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有着错综复杂的协同作用,应从整体上去揭示六经生理。

六经学说来源于《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张仲景将其发展后使之成为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至

今对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学说不仅对外感伤寒,对温病及内伤杂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伤寒大家柯韵伯曾讲“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

六经之节制。”[1]临床大多医家对伤寒六经生理缺乏透彻理解,因而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笔者

不揣卑陋而试论之,或可有益于同道。

1、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

笔者体会六经将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分为六个系统,每一经以其直接所属的脏腑为核心,

以经络为依据,联系气血精津液、五体九窍而成;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反映六经的气化特点、主从关

系及联系方式;用开阖枢理论反映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用六经的气血多少、阴阳盛微反映其物质基础和

功能作用的相对定量关系;用脏腑经络和经气相统一的观点反映人体六经气化的有机联系;以“元真”、“胃

气”、“相火”三大系统阐述六经表里相合三大系统的作用特点。人体六经联系的渠道和实质就在于经络和

三焦气化,实现其联系的物质承担者,就是经气。故六经生理应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的总体上加

以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六经系统包括脏腑经络及其标本中气、开阖枢的气化理论两大部分内容,但其核心仍在

于脏腑,特别是五脏,经络形层、五体九窍从属于脏腑,六经标本中气、开阖枢之机也本于脏腑。唐容川

言:“六经出于脏腑,脏腑各有一经脉,游行出入,以布其化……谓六经之上,其主治者皆其本气也,本

气根于脏腑,是本气居经脉之上也”[2]。六经系统众多的层次结构和机能性质之所以能形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全在于‘经气’的作用,不可不深究之。

表1六经生理系统简表

六经脏腑十二经形层内部所主本气中标气从化经气转输气血多少

太阳膀足太阳肤胸中寒少三阳从本开多血少气

胱手太阳表阴从标

小皮

肠毛

阳明胃大肠足阳明肌肉胃脘燥太二阳从中阖多血多气

手阳明阴

少阳胆三焦足少阳腠理膈胁火厥一阳从本枢少血多气

手少阳阴

太阴脾肺足太阴肢末大腹湿阳三阴从本开少血多气

手太阴明

少阴肾心足少阴血脉小腹热太二阴从本枢少血多气

手少阴阳从标

厥阴肝心包足厥阴筋膜少腹风少一阴从中阖多血少气

手厥阴阳

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