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寻根民俗文化.docx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饮水思源:寻根民俗文化

瑞金二中:刘燕玲

我们的先民是中原移民,也称客家人,近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积淀下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其中民俗文化是其中最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时代的变迁导致文化的消亡,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家乡的优秀文化是我的责任。地方特色文化犹如珍稀物种,有如湖南的女书,这是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如何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充实学生的作文题材,我以为要做到饮水思源,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感情。借助于现在丰富的信息媒介,学生们可以多渠道的了解这些民俗文化。

一、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变迁。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而尤其以下几项民俗活动颇为传统而珍稀,既具有客家民俗的本土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既表现了客家人的心灵手巧,又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又面临消失和失传。那就是赣南客家婚丧礼俗,它保留了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演变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礼仪繁简不同,但都有一些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赣南客家婚俗就包括了以下仪式。

1、议婚,意即说媒。2、订婚,俗称“定亲”。在瑞金,又称签红单。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事宜。

3、哭嫁,女方要在亲友面前哭诉,父母陪哭,以示不忘本,舍不得父母,舍不得家。

4、完婚,包括坐性,拜堂,入洞房。每一个过程男方亲友都必须给红包给女方,称“撂拜见”

5.婚后旧俗有“三朝看嫁妆,四朝回面,五朝入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喜庆余音,现多为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带一壶猪肉、鸡肉和鸡蛋的汤“回门”,也称“回红”,即回娘家,午饭后又一同返回。

早在二十几年前,姑娘们出嫁前还得为夫家每一个成员做一双鞋,纳几双鞋垫,更新潮些的是为夫家人织毛衣。寓意是勤俭持家。

客家葬俗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赣南客家人的丧葬礼注重“寿”和“孝”两字。

与这些郑重的礼俗比起来,客家民俗文化中的民俗更为亲切活泼,深入人心。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

二、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充分展示客家文化之精萃。

乡土素材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的活色生香的教材。我们在教学《安塞腰鼓》时,不仅感受到了人物的淳朴,豪壮,而且明白了黄土高原的地势造就了安塞汉子们的大气磅礴。自然能穿插客家人的勤劳朴实,以及赣南地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学生来自各地,可以结合自己家乡的地方特色,谈不

1同的民俗风情,极易引起共鸣。鲁迅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学《故乡》一文时,对其中故乡的风俗的描写也很生动,闰土的取名,闰土的银项圈,适当拓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古代风俗的理解。客家文化中对银饰也是十分讲究的,银手镯,银锁,银铃箍是驱灾避邪的作用,更寄寓了对孩子长命百岁,聪明富贵的祝愿。我的学生在学完《故乡》一文后,对其中闰土的少年生活有很深的感触,不少同学讲到自家的父母都保留着祖传的虎头鞋,虎头帽,银锁等饰品。做弥月酒,拿一个大簸箕,里面装一些各行各业有标志性的物品,如算盘,毛笔,胭脂,陶瓷官娃等,让孩子抓,以示将来的志向。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形成了饶有趣味的活动。

三、深入乡村生活,追溯文化源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认真的体验生活,才能获得最深的情感体验。我们地处赣南山区,乡村中还保留着众多富有生命力的风俗民情。

2010年正月举办的赣南民俗文化展为我们展示了优秀的客家文化。瑞金的甑笊舞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演变,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甑笊舞,因起舞时人们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动作与划船形似,故俗称“划龙船”或“唱船歌”。当地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在一起,因而也叫“敬神”,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关于甑笊舞的起源,众说纷纭。相传屈原在世时,有一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醒后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从而创下划龙船的风俗,甑笊舞由此衍生。另一种说法是宋朝年间,岳飞曾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彭、陈氏,彭、陈兵败后退守山洞,一时难以攻下,岳飞便令不杀一个俘虏,并于某天在军营与百姓共欢,跳“敬神舞”直至黎明,以迷惑起义军。同时抽调精兵组成敢死队,由俘虏带路,奇袭山洞,一举获胜。“敬神舞”,即流传至今的甑笊舞。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

文档评论(0)

198****4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06125063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