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生理阐述.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是关于伤寒症状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阐述《伤寒论》的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解释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描述六经气化的理论以及其对温病及内伤杂病的影响;总结六经生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强调六经生理系统的有机联系。作者认为,六经生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应该从整体上去揭示六经生理。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及其与周围器官之间的联系。最后,本文对六经生理系统的转输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对温病及内伤杂病的影响。

PAGE1

《伤寒论》研究系列文章

《伤寒论》六经生理阐述

雒晓东??(广州510120)

主题词:伤寒论--六经

摘要:通过阐述《伤寒论》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开阖枢学说),六经气化理论(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六经气血多少及阴阳盛微及六经表里相合的三大系统,认为六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有着错综复杂的协同作用,应从整体上去揭示六经生理。

六经学说来源于《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张仲景将其发展后使之成为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至今对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学说不仅对外感伤寒,对温病及内伤杂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大家柯韵伯曾讲“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1]临床大多医家对伤寒六经生理缺乏透彻理解,因而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笔者不揣卑陋而试论之,或可有益于同道。

1、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

笔者体会六经将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分为六个系统,每一经以其直接所属的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为依据,联系气血精津液、五体九窍而成;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反映六经的气化特点、主从关系及联系方式;用开阖枢理论反映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用六经的气血多少、阴阳盛微反映其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的相对定量关系;用脏腑经络和经气相统一的观点反映人体六经气化的有机联系;以“元真”、“胃气”、“相火”三大系统阐述六经表里相合三大系统的作用特点。人体六经联系的渠道和实质就在于经络和三焦气化,实现其联系的物质承担者,就是经气。故六经生理应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的总体上加以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六经系统包括脏腑经络及其标本中气、开阖枢的气化理论两大部分内容,但其核心仍在于脏腑,特别是五脏,经络形层、五体九窍从属于脏腑,六经标本中气、开阖枢之机也本于脏腑。唐容川言:“六经出于脏腑,脏腑各有一经脉,游行出入,以布其化……谓六经之上,其主治者皆其本气也,本气根于脏腑,是本气居经脉之上也”[2]。六经系统众多的层次结构和机能性质之所以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在于‘经气’的作用,不可不深究之。

表1??六经生理系统简表

六经?

?脏腑

十二经

形层

内部所主

?本气?

中气

标气

从化

经气转输

气血多少

太阳

膀胱

小肠

足太阳手太阳

肤表

皮毛

胸中

?寒

少阴

三阳

从本从标

开?

多血少气

阳明

胃大肠

足阳明手阳明

肌肉

胃脘?

?太阴?

?二阳?

从中

多血多气

少阳

胆三焦

足少阳手少阳

腠理

膈胁

厥阴

一阳

从本

枢??????

少血多气

太阴

?脾肺

足太阴手太阴

肢末

大腹?

湿

阳明

三阴

从本

开?

少血多气

少阴

肾心

足少阴手少阴

血脉

小腹?

?热

太阳

?二阴

从本从标

少血多气

厥阴

肝心包

足厥阴手厥阴

筋膜

少腹

少阳

?一阴?

从中

多血少气

注:肺主宣发,以宣太阳之气,外合皮毛,通于口鼻,六淫外感初起必定要影响肺的宣发功能,故将肺在外感初起以宣发功能障碍的一类病证也归入太阳讨论??

2、人体六经经气及其转输规律

“经气”的概念,来源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言:“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也即是说,经气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受由肺吸入的大自然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难经》言:“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即是说元气、谷气、清气在三焦汇合,输布于五脏六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笔者体会,此种在三焦汇合以后之气,即人身经气(也可叫精气)。三气相合,通汇于周身,为各经所用,然各经的物质及功能发挥,即经气特性又有所不同。布达于太阳之表的经气为营阴和卫阳,游行于三焦腠理的称为气液,运行于经络之中的往往称为血气,在阳明为胃气,在少阴为阴阳,其功用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六经标本气化的不同性质。但其来源不外于元气、谷气和清气。其经气随三焦和经络气化布散于周身,蕴含着较大的能量,包括气、血、精、津,液五种人体生命所必须的基础物质。经气分为阴阳两类,阳气代表功能发挥状态的基础物质,无形而有质,有温煦动力作用。阴精指相对静态的基础物质,有形而有质,有濡润、滋养作用。阴精有精、血、津、液之分,阳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别,阳气为之帅、阴血津液为其母,二者互为一体,不可分离。这些基础物质的生化、转输和代谢过程,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

升降出入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居天地气交之中,自然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处于同步运动状态。因此,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作用和气血精津液的生化、转输、代谢过程都表现为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

《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以门户开阖转枢之情态说明了人体六经经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