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经典理论.pptx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经典理论.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经典理论

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处于潜意识的深层,它是人格的生物成分,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婴儿的所有活动都是“本能冲动”以及原始的反射。

自我代表人格结构的现实部分,它是人格的心理成分,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婴幼儿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马上得到满足。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上层部分,它是人格的社会成分,支配超我的是“道德原则”。超我在婴幼儿期已开始萌芽。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有机体成熟

自我成长

社会关系

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

有机体成熟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孩子开始认识人了,社会人格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照看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婴儿的种种需要。

有机体成熟

孩子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社会人格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照看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自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1.5-3岁)

孩子喜欢唱反调,反复使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是一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并且他用实验法研究了儿童的观察学习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波比娃娃经典实验(Bandura,1965)

波比娃娃经典实验(Bandura,1965)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

他在《依恋三部曲(第一卷)》中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依恋行为系统

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

习性学理论

D

2014年上半年

【真题再现】

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主动性对内疚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裩乱D.自主性对害羞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