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36份)-苏教版23.docVIP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36份)-苏教版23.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板块\\\(长安晚秋商山早行)

对应学生用书

一、字音识记

.拂曙(ǔ).宫阙(è).倚楼(ǐ)

.篱菊(í).渚莲(ǔ).鲈鱼(ú)

.槲叶(ú).枳花(ǐ).驿墙(ì)

二、词语释义

.云物凄凉拂曙流:云物,天上飘拂的云雾。拂曙,拂晓。

.汉家宫阙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几点雁横塞:越过关塞。

.紫艳半开篱菊静:艳丽的紫色。

.红衣落尽渚莲愁:红衣,红色的莲花瓣。渚莲,水中洲渚上长的莲。

.晨起动征铎:系在车马上的铃。

.凫雁满回塘:曲折回环的池塘。

三、名句背诵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应学生用书

长安晚秋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纯熟,颇多佳句。有《渭南诗集》。

二、相关背景

赵嘏在当时颇有诗名。与诗人杜牧交好,其诗《长安晚秋》是诗人居住在长安,在一个深秋的拂晓,登高而望所写。眼前的景象迷蒙而壮阔,思乡之情在遥望深秋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强烈,其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被杜牧赞赏,称其为“赵倚偻”。

三、内容提要

这首七律,写诗人望中的见闻,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秋景描写,反映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

四、写法借鉴

.巧用典故,表达感情

“紫艳半开篱菊静”借陶渊明爱菊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之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后又用春秋时期钟仪“戴南冠学楚囚”之事,表明自己留居在长安已毫无价值,还不如尽快归隐。

.寓情于景,意境高远

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时节的寻常事物,然而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借景抒怀,展现品格

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末句,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

重点揣摩

.《长安晚秋》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凄凉,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孤独寂寞的感情基调。

.试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动静结合。“雁横塞”“长笛一声”是动态描写,“残星几点”“人倚楼”是静态描写。作者描写景物动静结合,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

.试分析“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作者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不禁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娴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生归隐之心。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两句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的?

参考答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战国钟仪的典故,“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用与归隐之不宜迟。

商山早行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才思敏捷,时号“温八叉”、“温八吟”。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讽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相关背景

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因被贬为随县县尉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长安南郊)。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三、内容提要

在这首诗中,诗人形象鲜明地勾画了山村早晨的景色,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四、写法借鉴

.意象叠加,浓醇深长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组合叠加,勾画出一幅连续而完整的“秋晨早行图”。这有声有色的画面,表现了一个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同时又能使读者体会出奔波谋生的辛劳,羁旅他乡的愁思。从句法上看,它们全是名词,这种凝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5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