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园林实习报告4篇.pdf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园林实习报告4篇

园林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都区桂湖公园、宝光寺和街子古镇进展实地参观

览及写生测绘,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

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造园手法和植物配置,以及园林树木的

识别等一系列园林专业学问,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进而转化吸

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当中;通过在学校内的景观规划实习,将

所学到的学问用运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思维创和动手能

力。

二、实习基地介绍:

桂湖森林广场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都区城西南,桂湖森林广

场位于都城区西郊,距成都18公里。出蓉城北门,沿建成

绵高速大路过天回镇、三河场不远,进入都城区,就可见到楼

台掩映,花木扶疏,小巧别致,环境幽雅,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

风貌的“川西第一湖”。它面积4万平方米,水面约2万平方米。

是明代状元、著名学者杨升庵的旧居,以环湖遍植桂树而得名。

园内有升庵祠,陈设杨升庵的著作100余种,4000多卷。

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处都县城。宝光寺占地面积120

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葱郁,五殿十六

院层层递进。它规模宏大,藏经丰富,僧徒众多,是清朝以来中

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四川著名禅寺。宝光寺相传始建

于东汉,但无信史可考。隋代名“大石寺”,寺中的塔叫“福感

塔”。公元880年,唐代黄巢起义军攻破了长安。次年,唐僖宗

逃到四川,在寺内修建行宫,并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唐僖宗晚

上观看寺中福感塔下发出宝光,便改寺名为“宝光寺”。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镇,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

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

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街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内有晋代古刹

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

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

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惊奇传奇的古龙潭、五柜

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进一步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巩

固和增加对专业

学问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日后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就业竞争

力,我院园林教师的带着下开头了这次为期两天的园林专业综合

实习,此次实习根本分为三个阶段即都区的参观实习、街子古

镇的参观实习以及在校园内的实习报告完成过程。桂湖森林广场

在建筑中,依据原有地形地物,包括树木竹林,都加以改造利用,

它保存了长达一千米的饮马河〔即清源河〕。河道及其自然风光,

把大片低温地改造成人工湖,将凿湖之土垒成山丘,形成错落有

致的岛屿和秀丽流畅的湖岸线,桂湖森林广场占地208亩,其中

水面82亩。湖上的建筑,吸取国内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构造

奇异,工艺精巧,楼、阁、亭、榭各式屋面全施以绿色琉璃瓦,

平桥、拱桥、曲桥等各式桥梁多承受汉白玉或花岗石,显示了昔

日宫廷园苑的豪华气派。桂湖于1988年对外开放,1992年初

具规模,是镶嵌在四川历史文化名城都的又一颗的明珠,是展

现在成都平原上的又一处山水俱佳、建筑高雅的园林胜境、旅

名区。桂湖小巧玲珑,湖畔有杨柳楼、澄心阁、香世界、抗秋、

绿漪亭和成林的桂花树,每逢中秋季节,荷花满塘,桂蕊飘香,

一年一度的桂花会在这里举办。在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

的翠竹丛中,为修的艾芜墓。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

耕,都区清流镇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

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

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当代文坛泰斗巴金手书。

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

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

着,唱着,欢快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布满荆棘的路上。”

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

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此外,中山堂存有清代刻的唐宋以来大书法家墨迹石碑105

件。明代状元都人杨升庵,曾在他的花园中,“沿堤遍种桂树”,

于是有了都桂湖。

受其影响,都人种桂蔚然成风,每年中秋前后,桂蕊飘香,

到此游湖赏桂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一年一度

文档评论(0)

王小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