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49份)-人教课标版8.docVIP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4(49份)-人教课标版8.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房宫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赋作,通过对阿房宫建筑的生动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覆灭的历史教训的痛心疾首之情该文在韵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文章通过描述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皇权的腐朽此外,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文章的主题思想深远,透过阿房宫的毁灭,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淫逸和贪图私利的本质总之,《阿房宫赋》是一篇深入探讨历史问题,深入剖析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文章,对学生来说具有很

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学科:语文编写人:刘景荣审稿人:陈红艳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德育目标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上能够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在本文的教学上,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讲解一些文中重要知识点,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让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美,了解赋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研读法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学案;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老师准备:课前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提示文中重要词语,请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词语:骊山缦回囷囷初霁媵嫱剽掠鼎铛俪迤锱铢栏槛

ìàūììàāēǐǐīūà

、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全文。

、作者及背景:

杜牧(),字牧之,后人称之为“杜樊川”.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年),此时已是晚唐,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喜欢游猎,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清代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它辉煌壮丽,它可堪称是“东方凡尔赛宫”,可惜的是它于年被英法联军摧毁了,如果要我们描绘出昔日圆明园的胜景来,恐怕是难上加难了。然而,在阿房宫被焚千年之后才出生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却通过神奇的想象,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昔日阿房宫宏伟的气势,精巧的楼阁宫殿……描绘的生动传神,让人读来历历在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杜牧笔下的阿房宫是什么样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文言知识点。解释句中知识点,并翻译。

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古今异义词: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气温,环境气氛;今:气象情况)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搜集保存;今:筹划并管理)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值得怜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别;今: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

特殊句式:

、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宾语前置句)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状语后置句)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