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2(25份)-人教课标版10.docVIP

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2(25份)-人教课标版10.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中国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时数

课时

了解积累

一、背景知识

本文发表于年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年月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文学常识

钱钟书(-),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短篇小说集《》,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三、字音字形

.注音

一蹴()而就梵()文轻鸢()剪掠精髓()

数()见不鲜颦蹙()吞声咽()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彗星白炽灯一蹴而就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羡妒入场券如雷灌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辨证法轻鸢剪掠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补充注释

轻鸢剪掠:

穷边涯际:

吞言咽理:

拔木转石:

四、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

第四部分(第段)

.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五、自己的问题

思考探究

一、“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二、“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义是什么?

三、作者对中国诗究竟怀着怎样的感情?

四、概括文化随笔的具体特征

参考答案

《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

、一蹴(ù)而就梵(à)文轻鸢(ā)剪掠精髓(ǐ)

数(ò)见不鲜颦蹙(íù)吞声咽(à)理

、答案C。中诫应为戒,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中灌应为贯,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中的辨应为辩,缔应为蒂。

、补充注释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第一部分(第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思考探究

一、“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提示:这句话语意比较含蓄,弄清句中“尽职”的特指意义是解读整个语句的关键。为此,需要关照全段中与此相关的语句(“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后面“因为……”说的是“不能尽职”的原因)。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公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二、“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中国诗”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作者对中国诗究竟怀着怎样的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