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杂草调查与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小麦田杂草调查与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田杂草调查与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小麦田杂草相关术语和定义、田间调查技术、综合防控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地区麦田杂草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3术语及定义

3.1杂草分类

冬小麦田杂草一般为混生,根据杂草叶型可分为狭叶(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狭叶

杂草通常指单子叶杂草,阔叶杂草一般指双子叶杂草。

阔叶杂草主要种类有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荠菜、麦家公、遏蓝菜、刺儿菜、小花

糖芥、打碗花、宝盖草、牛繁缕、小蓟、泽漆、米瓦罐、繁缕、苦苣菜、涩芥、飞蓬、大巢

菜、秃疮花、蒲公英等。

狭叶杂草主要种类有多花黑麦草、节节麦、野燕麦、大穗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

蜡烛草等。

3.2杂草分级

田间杂草发生程度按照混生杂草数量进行分级,混生杂草可分为“轻、偏轻、中等、偏

重、重”5个级别。

2

1级:杂草平均密度3株/m以下(杂草总株数约占小麦总株数的1%);

2

2级:杂草平均密度3~15株/m(杂草总株数约占小麦总株数的1%-5%);

2

3级:杂草平均密度15~60株/m(杂草总株数约占小麦总株数的5%-20%);

2

4级:杂草平均密度60~120株/m(杂草总株数约占小麦总株数的20%-40%);

2

5级:杂草平均密度120株/m(杂草总株数约占小麦总株数的40%以上)。

4杂草调查

4.1调查时间

冬前:小麦3~5叶期(11月中下旬)。春季:小麦返青期(2月中下旬)。

4.2调查方法

3

小麦主产区(县)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每个街道(乡镇)选择3个自然

2

村,每个自然村调查3块小麦田,每块田面积不少于667m,采取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

2

样点布置如图1所示,1、2、3、4、5为五个样点),每点0.25m(边长为0.5m的正方形),

分别记载每样方内杂草种类及株数、小麦株数。

图1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示意图

4.3计算方法

杂草平均密度(D):调查田块内所有杂草株数。

N

D

S

22

式中:D—密度(株/m);N—杂草株数;S—调查面积(m)。

5综合防控原则

本标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草情监测调查为依据,根据田间杂

草分类、分级,提出严防外来杂草种子入侵、农业措施控草、杂草精准化除技术等措施,减

少除草剂使用种类、频次,提高药剂利用率。杂草1-2级发生田,采用人工划锄、拔除控草;

3级发生田:实施小麦条播密植及精准化除,中后期辅以人工拔除;4级发生田:播前深翻,

实施小麦条播密植及精准化除,中后期辅以人工拔除。5级发生田,进行轮作倒茬或播前深

翻,综合使用芽前封闭除草剂、苗后茎叶处理剂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控。使用除草剂时,执行

GB/T8321、NY/T1276。

6综合防控技术

6.1严控外来杂草种子入侵

6.1.1植物检疫

小麦引种应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相关规定执行,防止危险性杂草种子传入。

6.1.2种子净选

播种前,采用风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