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7.2.2泡桐丛枝病的识别及防治.ppt

《园林植物保护》7.2.2泡桐丛枝病的识别及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七园林植物主要枝干病害及防治项目7.2丛枝类病的防治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主讲教师:潘红宇

典型工作任务7.2.2泡桐丛枝病的

识别及防治

典型工作任务7.2.2

泡桐丛枝病的识别及防治

一、所需知识学习二、所需能力培养三、实际工作步骤四、工作任务训练

所需知识学习泡桐丛枝病分布与危害?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严重危害泡桐生长的病害,分布极广,一般发病率在20%~40%,严重地区达80%以上。严重的病株当年枯死,轻的几年后也会死掉。每年7—8月份发病严重。病原为植原体(类菌原体)。

危害症状特点有以下2种类型丛枝型?

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生很多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小而薄,有明脉状和皱叶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呈扫帚状,发病当年或1~2年小枝枯死,会引起整株枯死。

危害症状特点花变枝叶型?

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季开花现象。

泡桐丛枝病危害状丛枝型?

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生很多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小而薄。

泡桐丛枝病,俗称“凤凰窝”、“扫帚病”。冬季小枝不脱落呈鸟巢状。

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季开花现象。

病原物病原物为植原体(类菌原体)病原菌在寄主体内有季节性运动,总的趋势是秋季随树液流动到韧皮部向根部回流,累积在根部越冬,翌年初春,随树液流动回升。

发生规律病原物在泡桐韧皮部筛管细胞中,通过筛板移动能扩及整个植株。植株之间的传播一是通过带病的种根育苗;二是借助昆虫取食传播。

防治方法(1)、培育无病苗木,采用种子育苗或严格挑选无病的根条育苗。(2)、在生长季节不要损坏树根、树皮和枝条,初发病的枝条应及早修除。⑶、春季对病枝进行环状剥皮,防止病原体向其他部位转移、扩散。⑷、发病初期喷洒四环素族抗菌素4000倍液。

知识点小结1、熟悉泡桐丛枝病病原2、识记泡桐丛枝病症状特点3、掌握泡桐丛枝病防治措施

所需能力培养1、工具书的使用和资料的查阅学会工具书的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以及网络图片收集和网络资料查阅。2、泡桐丛枝病防治措施的归纳⑴、熟悉泡桐丛枝病发生、发展规律。⑵、归纳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工作任务训练任务一:利用图片资料、实物标本观察、识别泡桐丛枝病的危害特征,并归纳相应防治措施。

教师评价表病害名称危害特征评价结果应得实得泡桐丛枝病3病原物、发病规律3防治措施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