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人教部编版.pptx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人教部编版.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人教部编版汇报人:2023-12-20

目录CONTENTS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领知识拓展与延伸活动设计课堂互动环节

01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景创作地点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南宋时期的著名佛寺,与灵隐寺齐名。创作时间南宋绍兴年间,杨万里在杭州任官时,与好友林子方一同游览净慈寺,清晨时分送别林子方时创作了此诗。创作情境诗中描绘了六月西湖的荷花美景,以此表达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意。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品:《诚斋集》、《插秧歌》、《竹枝词》等,他的诗歌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文学成就: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杨万里生平及代表作品

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佛教在当时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净慈寺等佛教寺院成为文人墨客游览和题咏的重要场所。时代背景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歌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在南宋诗坛上,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文学地位时代背景和文学地位

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xiǎochūjìngcísìsònglínzǐfāng全文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间何处觅仙踪。原文朗读及注音标注

映日荷花别样红形容荷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别样红:与众不同的红色。接天莲叶无穷碧形容荷叶连绵不绝,青翠欲滴。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绿色。风光景色,景象。不与四时同: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景色。晓出早晨出门。净慈寺:杭州西湖边的一座著名佛寺。毕竟到底,终归。西湖:指杭州西湖。六月中:六月中旬,指夏季。重点词汇解释与运用

诗句通过描绘六月西湖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诗,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和荷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人间何处觅仙踪”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诗句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CHAPTER

诗中通过“接天莲叶无穷碧”与“映日荷花别样红”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象。色彩对比通过描绘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空间对比诗中既有动态的“映日荷花”,又有静态的“接天莲叶”,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动静对比对比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清雅,诗中的荷花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荷花的象征意义西湖的象征意义夏季的象征意义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的西湖形象象征着美丽、宁静与和谐。夏季是生命力旺盛的季节,诗中的夏季形象象征着热情、活力与生机。030201象征手法体现文化内涵

节奏感诗句的停顿和重音安排得当,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同时,诗句的长短句结合,使得节奏更加丰富多彩。音韵美诗中运用了押韵、平仄等音韵技巧,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意境美通过音韵和节奏的巧妙运用,诗中所描绘的夏日荷塘美景更加深入人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之中。音韵美和节奏感呈现

04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领CHAPTER

诗中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林子方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友谊的深厚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友谊的持久和不变。友谊的持久诗人在离别之际,以诗相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展现了友谊的力量和温暖。友谊的力量友谊主题在诗中的体现

离别的意义通过离别,诗人意识到友情的可贵和人生的短暂,进而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当下、把握人生。离别的启示诗人从离别中汲取力量,将离别视为人生的一种历练和成长,启示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离别的无奈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无奈和感伤,反映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之痛。离别情感对人生意义思考

03培养良好品质通过引导孩子学习诗中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01珍惜友谊通过引导孩子理解和感受诗中的友谊主题,培养孩子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懂得关爱和尊重他人。02感恩他人教育孩子学会感恩他人的付出和帮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