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的抗银叶蛾选择与策略.pptx

林木育种的抗银叶蛾选择与策略.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木育种的抗银叶蛾选择与策略汇报人:2024-02-02

CONTENTS引言林木育种基础知识银叶蛾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抗银叶蛾林木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抗银叶蛾林木育种策略与技术途径示范推广与产业发展建议

引言01

银叶蛾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多种林木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育。通过林木育种手段培育抗银叶蛾的品种,对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背景与意义抗银叶蛾育种的重要性银叶蛾对林木的危害

研究目的明确林木抗银叶蛾的遗传机制和育种策略,为林木抗银叶蛾育种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研究内容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抗银叶蛾鉴定方法与标准制定、林木抗银叶蛾遗传规律与分子标记开发、抗银叶蛾林木新品种选育等。研究目的和内容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林木抗虫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针对银叶蛾的抗虫育种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林木抗虫育种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已经培育出多个抗银叶蛾的林木品种,并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林木抗银叶蛾育种将更加注重分子水平的遗传改良和基因编辑育种,同时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育种效率和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木育种基础知识02

林木育种是指通过人为干预,选择优良基因型,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和较高经济价值的林木良种的过程。林木育种概念根据育种目标和手段的不同,林木育种可分为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林木育种分类林木育种概念与分类

林木遗传变异是林木育种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这些变异为林木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遗传变异林木选择育种是根据林木性状表现的优劣,选择优良个体或类型,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的方式,将其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从而培育出林木良种。选择原理包括表型选择、基因型选择和配合力选择等。选择原理林木遗传变异及选择原理

林木良种选育方法包括地方品种选优、建立优良林分和种子园、优树选择和杂交育种等。其中,优树选择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选育方法,包括初选、复选和决选三个阶段。选育方法林木良种选育程序一般包括育种目标确定、亲本选择与配置、杂交方式确定、后代测定与选择、区域性试验和良种审定等环节。在选育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系统的原则,确保选育出的林木良种具有优良性状和较高经济价值。选育程序林木良种选育方法及程序

银叶蛾生物学特性及危害03

形态特征银叶蛾成虫体长约10mm,翅展约25mm,体色灰白,翅面有银色鳞片。卵呈扁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幼虫体长20-25mm,头部黄褐色,体背有纵线,各节背面有黑色毛瘤。蛹长10-12mm,黄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和腹面各有2列锯齿状突起。生活习性银叶蛾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树皮缝、枯枝落叶下或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呈块状。幼虫孵化后群集叶背取食,3龄后分散危害,老熟幼虫在叶背或枝干上化蛹。银叶蛾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银叶蛾的发生与气候、林分组成、林龄等因素有关。一般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其发生,混交林较纯林受害轻,中幼龄林较成熟林受害重。危害特点银叶蛾主要以幼虫危害林木叶片,造成叶片穿孔、缺刻或仅留叶脉,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林木生长和景观效果。此外,银叶蛾还可传播病菌,诱发林木病害。银叶蛾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与刺蛾比较刺蛾俗称洋辣子,其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接触人体皮肤后可引起红肿和疼痛。而银叶蛾幼虫体上无毛瘤和毒毛,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与尺蠖比较银叶蛾与尺蠖同为鳞翅目害虫,但尺蠖幼虫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与银叶蛾幼虫的蠕动爬行有明显区别。与毒蛾比较毒蛾幼虫体上有毒毛和瘤状突起,被其危害过的叶片常出现白色斑点。银叶蛾幼虫则无毒毛和瘤状突起,危害状以叶片穿孔和缺刻为主。银叶蛾与其他害虫比较分析

抗银叶蛾林木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04

抗银叶蛾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通过广泛调查和收集国内外具有抗银叶蛾特性的林木种质资源,为后续的筛选和评价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国内外抗银叶蛾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建立抗银叶蛾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妥善保存,确保其遗传稳定性和长期可利用性。种质资源保存库建立

抗银叶蛾鉴定方法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科学、准确、可操作的抗银叶蛾鉴定方法,包括生物测定、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为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要点一要点二抗银叶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根据抗银叶蛾林木种质资源的特性,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长性状、抗虫性状、适应性等多个方面,为全面评价种质资源的优劣提供依据。抗银叶蛾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VS利用上述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收集到的

文档评论(0)

156zf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