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粒黑粉病与稻曲病.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稻粒黑粉病与稻曲病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症状识别稻粒黑粉病只为害谷粒,一般每穗受害一至数粒,严重时十多粒甚至数十粒,在水稻近黄熟时症状才较明显。症状有3种类型。(1)谷粒色泽正常,颖间自然开裂,露出黑色粒状物,如遇阴雨天气,湿度大,病粒破裂,散出黑色粉末。(2)谷粒色泽正常,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现出红色或白色舌状物,颖壳粘附黑色粉末。(3)谷粒变暗绿色,不开裂,不充实,与青粒相似,有的谷粒变为焦黄色,手捏有松软感,病粒用水浸泡变黑。水稻病害—稻粒黑粉病

水稻病害—稻粒黑粉病(二)病原识别病原为狼尾草腥黑粉菌Tilletiabarclayana(Bref.)Sacc.etSyd.,属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1)形态。厚垣孢子黑色,球形,大小(25~32)?m×(23~30)?m,表面密布无色至近无色齿状突起,稍弯曲,高2.5~4?m。厚垣孢子萌发时长出无色菌丝,顶端轮生很多指状突起,担孢子集生在突起上,多达50~60余个,线状,稍弯曲,两端尖,无色透明,不分隔。担孢子萌芽生菌丝或次生小孢子,香蕉状或针状。(2)特性。厚垣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荧光、紫外光或散射光处理均可促进厚垣孢子萌发。

水稻病害—稻粒黑粉病(三)发生特点(1)感病期。水稻开花期最感病。(2)气候因素。扬花期温度25~30℃,遇连续阴雨,发病重。(3)栽培因素。病种子带菌率越高,病害发生也就越重。多年制种田菌源多,发病重,轮作田发病轻。氮肥追施过量、过迟,茎秆柔嫩,无效分蘖多,通风透光不良,栽培密度过大,不及时烤田等均有利于发病。

水稻病害—稻粒黑粉病(四)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选种后,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1%石灰水浸种24小时。(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制种田冬季翻土晒垡。用重力式精选机选种,可去除95%以上的黑粉病粒,再用7%的盐水选种。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肥要早,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控制田间湿度。(3)药剂防治:始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各用药剂防治1次。可喷洒每亩用17.5%多?烯唑可湿性粉剂10.5~12.25克,或25%三唑酮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25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克黑净200倍液,或灭黑1号胶悬剂200倍液。

水稻病害—稻曲病(一)症状识别水稻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病菌侵入谷粒后,形成膨大的孢子座包裹全粒,星黄绿色至墨绿色,最后表面发生龟裂,布满墨绿色粉末,即为病菌的厚垣孢子。有些病粒孢子座内可形成菌核,在厚垣孢子散落时出现于病粒表面,成熟后脱落。

水稻病害—稻曲病(二)病原识别病原物无性态为稻绿核菌,属半知菌类绿核菌属;有性态为稻麦角菌,属子囊菌门麦角菌属。病菌厚垣孢子侧生于菌丝上,球形或椭圆形,墨绿色,表面有瘤状突起。厚垣孢子萌发后产生短小、单生或分枝、有分隔的菌丝状分生孢子梗,梗端着生数个卵圆形或椭圆形、单胞的分生孢子。孢子座中的黄色部分常可形成1~4粒菌核。菌核扁平,长椭圆形,初为白色,后变黑色,长2~20mm,成熟时易脱落。落入土中的菌核,翌年产生数个肉质、具有长柄的子座,子座顶端球形或帽状,其内环生数个瓶形子囊壳。子囊圆筒形,内并列8个无色、丝状、单胞的子囊孢子。

水稻病害—稻曲病(三)发生特点病菌以落人土中的菌核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落入土中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子座,子座内形成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主要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侵染花器及幼颖,引起谷粒发病。气流、雨水是病菌田间传播的主要方式,土壤中菌核、厚垣孢子借灌溉水传播,带菌种子的调运则是主要的远距离传播方式。

水稻病害—稻曲病(三)发生特点病菌以落人土中的菌核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落入土中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子座,子座内形成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主要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侵染花器及幼颖,引起谷粒发病。气流、雨水是病菌田间传播的主要方式,土壤中菌核、厚垣孢子借灌溉水传播,带菌种子的调运则是主要的远距离传播方式。

水稻病害—稻曲病(三)发生特点水稻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一般穗大粒多、密穗型及晚熟品种发病重。中晚稻一般抽穗早的发病较轻,抽穗迟的发病重。粳稻、糯稻发病重,籼稻发病较轻。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适温、多雨、日照少有利发病。沿海和丘陵山区雾大、露重,病害往往发生较重。氮肥施用过多、过迟,抽穗后植株过于嫩绿,发病较重。长期深灌,田水落干过迟也会加重发病。

水稻病害—稻曲病(四)防治方法稻曲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种植抗耐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等措施为辅,适期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