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语文版30.doc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语文版30.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纵论人生阐释哲理

第课渐

【文本导读】

丰子恺从年开始写的随笔,有许多都冠以“缘缘堂随笔”的名称。年农历月日,丰子恺虚龄岁生日的那天,李叔同先生(已于年出家)即弘一大师正在丰家做客。恩师对他的教育,不仅限于音乐、美术方面,在佛教上也给了他很深的影响。他决定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三宝,做一名在家居士。于是,在楼下钢琴边释迦牟尼像前举行了皈依仪式,弘一大师给他取法名婴行。丰子恺请求弘一大师为他永义里的这所校舍取个宅名。弘一大师叫丰子恺在好几张小方纸上写上自己喜爱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字,把小方纸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先后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就将永义里的寓所命名为“缘缘堂”。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这篇在“缘缘堂”中写出的名作——《渐》。

【作者卡片】

丰子恺(~),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现代作家、画家。年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率真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艺术概论》。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多部。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年因病去世。

【基础荟萃】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丰子恺()②刑笞()③熙熙()

④潜移()⑤纨绔()⑥痴态()

⑦芥子()

⑧\\\{\\(\\\\(倾轧??,轧钢??,轧朋友??))⑨\\\{\\(\\\\(刹那??,刹车??))

.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渐??,惭??))②\\\{\\(\\\\(恺??,皑??))

③\\\{\\(\\\\(犊??,牍??))④\\\{\\(\\\\(蜗??,涡??))

.近义词辨析

①流连·留恋

②姑且·况且

③辩别·辨别

【要点突破】

.通读全文后,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围绕“渐”分别写了四部分的内容,请概括各段段意。

点拨第一部分(第自然段):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说明人生是由“渐”去维持的,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靠“渐”的助力,大自然也遵循这个神秘的原则。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告诉我们“渐”的作用,另外用了一个“时辰钟”的例子来说明“渐”是造物主骗人的一个手段,表明“渐”的本质就是时间。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这里的“大人格”“大人生”指什么人?

点拨对社会有所助益、明达、谦让、平和、不计个人得失的人。

.“渐”在文中指什么?作者认为“渐”有什么作用?

点拨文章中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课文中引用“抱犊跳沟”的故事,这种写法对于说明“渐”的道理有什么好处?

点拨《渐》中列举了农夫“抱犊跳沟”一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仍不知不觉的事实,说明“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的道理。这种手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含的时间概念。

.文章在提出“渐”的本质是时间后,举了搭车乘船的例子,这个例子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点拨搭车乘船的时间比较短,人们能够支配、把握,能有明达之人出现。而对于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较长时间“人生”而言,人们就不能支配、把握了,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了,以至于出现“凶险残惨的争斗”。

.有哪些词语可以替换文中的“渐”这个字?体会替换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点拨本题在于培养学生锤炼词语的能力。

可以替换“渐”的词语有“变化”“发展”等,但都不如“渐”。学生可能有别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渐》是丰子恺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散文,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作者的观点非常独到、深刻,表达含蓄。它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把握渐变,坚持做一个大“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二、结构图解

\\\(“渐”的,作用)\\\{\\(\\\\(孩子——青年——成人——老年追求大人生,巨富——破产——贫者——佣工——奴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4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