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3?平顶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以口耳相传为主要知识传递方式的年代,作品无疑会产生大量源于声音和记忆的异文,郑玄曰:“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用其乡,同言异字,同字异言,于兹遂生矣。”声音和文字的不同匹配而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字组合形式,造成了古文献特别是《诗经》中存在大量异字异言的现象。在西汉以前的《诗经》的流传中,书写抄录和口头讽诵两种流传方式并行存在。我们当然不必纠结《诗经》流传中的书写和口头问题,而应从传世文献所提供的证据里去发现和了解传播方式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

目前可见最早的《诗经》实物书籍是安大简《诗经》,它很可能是一部被抄写并阅读过的书。如果我们将安大简《诗经》还原成声音,它就是一个和《毛诗》极为接近的文本,但其文字却与《毛诗》有很大不同。据柯马丁统计,战国秦汉时代《诗经》不同写本之间的异文占到近40%。这些异文中,音声异文所占的比例最高,这说明在战国秦汉时代《诗经》的流传中,口传师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鉴于汉以前各写本之间的文字差异很大,作为经典的《诗经》,主要指那个以听觉文本形态而存在的《诗经》。

清代学者杰出的考据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互动关系。我们从文本变迁的角度来观察顾炎武、钱大昕作品中所举文例会发现,《毛传》所面对的经文与今本《毛诗》存在差异,如《王风?黍离》中的“中心遥遥”,《毛传》所释经文三处均作“忧心遥遥”。当然,今本文字的不同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西汉时代,《毛诗》经文与传文所释,本有不同;其二,在汉代以后的流传中,经文文字有所变化,传文却未被改动,因此造成了异文。

安大简《诗经》长49厘米、宽0.5厘米、厚度以毫米计,这种竹简必须要放在书案上抄写,但是其尺幅超过了大多书案的宽度,不论是抄写还是放置,都应该有特殊的器具。日常书写用的简牍长一尺,诏书一尺一寸,而五经和律则是二尺四寸等。据冨谷至的研究,汉文帝之前的简牍长度平均30厘米,书写材料长度的最终确定,取决于其作为书写媒介的便捷程度、书写的字数等功能性需求。同样内容的竹书的长度并不统一,战国竹简的长度并非由其内容决定,那时应该没有相关书册制度的约束。这么长的竹简并不适合手持阅读,古人较现代人略矮,且席地而坐,若将其持在手中,简文很难被其视野完整覆盖,几的尺寸和形制也并不允许平铺简书于其上。所以从尺寸上看,安大简《诗经》似乎不是为了日常阅读而制作的,值得注意的是诏书的长度与长篇书高度一致。汉简中多见扁书一词,意乃悬挂之册,即将诏令简挂在墙上,百姓需要“听受”。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使其门客著《吕氏春秋》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所谓“布咸阳市门”,应该就是挂简书于壁。谚曰:“《韩诗》《郑易》挂着壁。”此谚语中的“挂着壁”,指的应该也是挂简书于墙上以展示。经文书于壁是文字统一和宣布的方式,也是石经的前身。兰台漆书,即书于兰台墙壁之经字,很可能是永初四年刘珍、马融校正五经文字之后所书。梁周兴嗣《千字文》有“漆书壁经”,其渊源应可溯之于此。唐代最初校正五经文字,也是书于国学之屋壁。故知墙壁是中古以前经书展示的重要场所。

诵读是古代主要的阅读方式,《荀子?劝学》篇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诵即朗读,名篇的流传往往亦称讽诵,《后汉书?班固传》称“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壁上的经书,很可能就是诵读时简便的参考文本,弟子们跟随经师学习、讽诵《诗经》时,若有一卷书挂在或书写于墙上是最为便捷的方式。故我们可大胆推测安大简《诗经》属讲授时用于悬挂的书籍。

(摘编自徐建委《早期<诗经>的记诵、书写和阅读》)

(1)下列关于安大简《诗经》的推测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部为了阅读方便而抄写的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诗经》实物书籍。

B.它和《毛诗》声音可能很接近但文字不同,且不同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C.它的简长明显超过了当时简长的平均值,应该不是为了正常阅读而制作的。

D.它和诏书的长度一致,所以是扁书的一种,需要挂在墙上让百姓“听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或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提出经典作品有异文的问题,紧接着引用郑玄的话明确了引发这种问题的原因。

B.作者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使文章做到了论据充分且论证有力。

C.文章引用《史记?吕不韦列传》和谚语的内容,意在说明当时挂于壁的简书是石经的前身。

D.本文层次明晰,从论述主体的流传方式、学者考据、书简特点、资料佐证等方面分析论证。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