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重难点一本过学案(23份)-人教课标版7.doc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重难点一本过学案(23份)-人教课标版7.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解析

第一课湘夫人

重点:归纳诗歌内容

【对点练习】

【答案】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分)表现了沉重的思乡之情。(分)(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重点:鉴赏艺术手法

【对点练习】

【答案】运用想象、细节描写的手法,(分)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拂石的细节,想像见面后的畅饮,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分)(答出动作描写、虚实结合、虚写,分析合理,亦可给分)

【解析】“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本诗当属予情结。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对点练习】

【答案】整首诗塑造出一个身行万里,心怀故土,愁怨深长的悲情女性形象。整首诗把王昭君置于一个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句以漫无边际的背景来衬托其远离故土的无限哀伤,三、四句写王昭君在弹完曲调的那一瞬间,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作“汉宫月”,因而遐想故乡,留连难去,其中“徘徊”一词极言其对故乡的魂牵梦绕,一往情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根据描写人物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天山雪后北风寒”不仅写出了王昭君身形的地点,还写出了凄凉的环境;“徘徊”“汉宫看”写出了王昭君怀念故土、幽怨的形象。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关键词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重点:概括诗歌主旨

【对点练习】

【答案】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分)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分)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分)

【解析】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寄诸弟”,注释中的“升任滁州刺史”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归思”“蹉跎”“忧人”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趁热打铁】

.【答案】

【解析】嶷í薜ì。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答案】

【解析】.“渺渺”为“眇眇”.“廷”为“庭”.茸为葺。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答案】示例:“空”字用得最妙。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头来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另有言之成理的赏析亦可,共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答案】示例: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这样结尾的作用:既是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旅客纷纷前来瞻仰拜谒屈原庙的情感氛围;也是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给人无尽的情思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每问分,共分)

【解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是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的把握,第二问是答出作用。对意境的把握考生在解答时只需要描绘出画面情景,概括出画面的特点即可。第二问解答时要分为两部分,首先答出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然后答出尾联在结构上的作用,因为是结尾句,所以,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照应开篇、揭示主旨、引人深思、扩大意境等。本诗尾联所写之景萧瑟、悲凄,借哀景抒哀情,表达的是诗人的忧愤之情;因为是写景又在结尾,所以也是以景结情;结构上照应了开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答案】本诗第一部分叙述描写战争情况,第二部分议论赞颂烈士们的业绩和精神。前者是后者赞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两者有机联系,互相映衬,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同时考核表达方式,注意表达方式的种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答案】“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表达了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之情。他们虽死犹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