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优秀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逐客书》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论证思路,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3.学习古人劝谏艺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会入情入理地劝说别人。

4.学习李斯的主动式思维模式,不断成长。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课文

李斯原是楚国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游说秦王嬴政,倡言凿渠溉田,要在秦国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耗费秦国人力使秦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这件事后来被发现,秦王嬴政就听信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都想游间于秦,于是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亦在被逐之列。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斯会如何做呢?是任由秦王驱逐还是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呢?

(学生回答)

师:其实,通过课文题目,我们已经猜测出李斯不是被动接受秦王的驱逐,而是主动出击,写下《谏逐客书》,劝秦王嬴政不要逐客。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跟大家分享的“主动式思维”吗?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相信“一定有办法”,并且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的办法。李斯的思维就是主动式思维。那么,李斯的做法有成效吗?

生:有!

师:还真有!据史料记载,秦王嬴政最终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那么,李斯是怎样说服秦王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谏逐客书》,看看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从而说服打动秦王,让他收回逐客令的。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对字音,读准节奏。

你的收获:

过关小测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缪公(??)②蹇叔(??)③殷盛(??)④鄢(??)⑤郢(??)⑥成皋(??)⑦膏腴(??)⑧穰侯(??)⑨太阿(??)⑩纤离(??)?灵鼍(??)

?外厩(??)?傅玑(??)?珥(??)?阿缟(??)?搏髀(??)

?黔首(??)

答案①mù②jiǎn③yīn④yān⑤yǐng⑥gāo⑦yú⑧ráng⑨ē⑩xiān

?tuó?jiù?jī?ěr?gǎo?bì?qián?

2.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三、再读课文,要求逐字逐句翻译,积累文言知识。

要求:读一句译一句,重要知识点在课本上标注,疑难字句做好标记。

小组交流

你的收获:

你的分享:

你的疑难:

质疑解难:

过关检测

解释文中红色字。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wen博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iwen博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